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隨著2022年全國兩會迎來勝利閉幕,一大批涉及民生福祉、社會發展的政策利好,將如春風拂面潤澤大地。
兩會期間,無論是政府工作報告,還是代表、委員議案提案,抑或近期出臺的一系列重磅利好政策,都必然為受疫情影響的各行各業帶來信心提振和士氣鼓舞,與民生密切相關的交通運輸行業,更是感受深刻。
“堅冰”漸融,“春天”正悄然而至。
利好政策頻吹暖風,旅游客運大有奔頭
“餐飲、住宿、零售、旅游、客運等行業就業容量大、受疫情影響重,各項幫扶政策都要予以傾斜,支持這些行業企業挺得住、過難關、有奔頭。”
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總理的這些話,彰顯了政府對旅游客運行業的高度重視與悉心呵護。而眾多兩會代表、委員也紛紛在議案提案中為旅游、客運加油打氣,給予重點關注,更是讓深受疫情影響的旅游、客運行業看到了發展的曙光。
近期,隨著冬去春來,各級部門紛紛出臺利好政策,促使旅游與交通按下“重啟鍵”,進一步深度融合,攜手奔向發展的“新風景”。
國家層面不斷出臺政策,為旅游、客運行業的復蘇頻吹暖風。
2022年1月,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旅游業發展規劃》提出,“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條件下創新提升國內旅游,在國際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的前提下分步有序促進入境旅游”,入境游有望在年內重啟。
2月,國家發改委、財政部、文旅部等14個部門出臺《關于促進服務業領域困難行業恢復發展的若干政策》,針對旅游業打出“10+7+N”的政策組合拳,明確2022年免征輪客渡、公交客運、地鐵、城市輕軌、出租車、長途客運、班車等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增值稅。
與此同時,全國各省市陸續出臺旅游景區有序恢復開放的實施方案,多地推出包括發放旅游消費券在內的系列優惠政策,旨在拉動國內旅游“忙”起來。這些政策支持,為旅游客運市場不斷注入信心與力量,被視為行業復蘇“及時雨”、“定心丸”,相信隨著政策的落地,旅游客運將迎來更多的需求與爆發。
發展方向依然堅定,宇通等龍頭企業大有可為
如果說,針對旅游客運行業的支持如“雪中送炭”,那么,圍繞公共出行的一系列關愛可看作“錦上添花”。在“雙碳”戰略實施大背景下,綠色低碳出行勢必更加深入人心,其重要性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的體現可見一斑。
“持續改善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推進綠色低碳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加快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繼續支持新能源汽車消費”、“有序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報告中的這些話鏗鏘有力,凸顯了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懷和支持。
而關注交通運輸發展的代表、委員,也紛紛當起了“高言值”代言人。
全國人大代表、江西南昌公共交通運輸集團有限公司一公司黨支部副書記喻春梅建議,盡快出臺新一輪支持城市公交優先發展政策,在資金和政策上給予城市公交更多傾斜。
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大同市公共交通有限責任公司4路車駕駛員馮冰也建議,加大對公交企業財政補貼的投入,通過多種途徑降低公交企業成本支出,提高運營收入。
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601238)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慶洪也建議,國家層面在新時期考慮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政策進行戰略方向調整,以達到“提振消費、鼓勵建設”的目的。
從政策層面,相關部門對交通運輸的撬動力度也進一步加強。1月底,財政部、交通運輸部發布《財政部、交通運輸部關于調整農村客運、出租車油價補貼政策的通知》財建[2022]1號,對農村客運、出租車油價補貼政策作出調整,重點支持新能源車的發展。
隨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成熟,以及政策的進一步支持,新能源客車市場將會持續高速增長。
陣陣“暖風”,吹拂現在,也關照未來。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也提出,建設數字信息基礎設施,推進5G規模化應用,促進產業數字化轉型,發展智慧城市、數字鄉村。隨著行業的努力,氫能源、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正加速進入日常生活。低碳化、環保化、智能化,正成為新潮流。
中國的城市交通將更綠、更安全、更智慧的發展脈絡逐漸清晰,有前瞻的企早已開始布局,以宇通客車(600066)為例,宇通客車的技術創新始終與行業發展導向保持一致,在新能源、智能網聯、自動駕駛等前沿科技領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截至目前,宇通新能源客車已累計推廣超過16萬輛;燃料電池客車方面,宇通已完成三代燃料電池客車的開發,正在開發第四代燃料電池城市客車。智能駕駛方面,宇通研發的L3級智能駕駛公交、L4級自動駕駛巴士已開始在鄭州的多個區域落地運營。
當前瞻性的布局迎來兩會這股春風,宇通等客車龍頭企業在2022年必將大有可為。建設“交通強國”“美麗中國”也指日可待。
春暖花開季,啟航正當時。
無論是國家政策指向,還是行業頂層設計的高瞻遠矚,都在這個春天努力謀劃著高質量發展新格局,振奮著交通運輸人的發展信心。
我們有理由期待,交通運輸行業將乘著兩會“好聲音”,書寫精彩的“春天故事”,滿懷信心,奔向美好明天。
在此之前,他們已經做好準備。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