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疫情又添新變數?
“德爾塔克戎”變異株正在引發關注。近日,法國科研團隊在論文中表示,發現并鑒定了“德爾塔克戎”新冠病毒變異株,其結合了新冠病毒德爾塔變體和奧密克戎變體中的變異。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首次證實,“德爾塔克戎”變異株已經在法國、荷蘭、丹麥、美國等國被檢測出,截至目前為止,已有17例確診,101例疑似;美國已確診2例。
當前,對全球威脅最大的新冠毒株仍是“奧密克戎”,過去一周,全球感染率環比上升了6%,歐洲多個國家的感染人數再次上升,亞洲地區的感染病例數一直居高不下。有專家發出警告:歐洲的下一波疫情已經開始。
近日一項關于新冠滅活疫苗加強針的最新研究,也引發市場關注。這項研究成果顯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滅活疫苗(BBIBP)加強針顯著地誘導了記憶性免疫,中和效價在加強免疫后一個月達到13.2倍。
俄烏局勢也傳來了向好信號。據央視新聞報道,當地時間14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阿列斯托維奇表示,烏克蘭與俄羅斯雙方最快有望在一至兩周內簽署和平協議,最遲將在5月簽署和平協議。
烏方:烏俄雙方有望簽署和平協議
據央視新聞,當地時間3月14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顧問阿列斯托維奇表示,烏克蘭與俄羅斯雙方最快有望在一至兩周內簽署和平協議,最遲將在5月簽署和平協議。
烏克蘭總統辦公室副主任若夫科瓦表示,在與俄方談判中,烏方正在獲得未來國家安全的保障。他說,在談判中,雙方已經提出了在軍事行動停止后簽署和平協議并為烏克蘭提供安全保障的方案。
若夫科瓦強調,對烏方而言,俄羅斯方面有關領土的要求是不可接受的,烏方已準備好就其余問題繼續進行談判。
截至目前,俄羅斯方面暫無回應。
當天,俄羅斯和烏克蘭舉行了第四輪談判。據烏方代表團成員波多利亞克表示,俄烏雙方均積極表達了各自的立場,雙方溝通困難但仍在繼續。據央視報道,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稱,第四輪談判技術性暫停,預計15日繼續。俄羅斯代表團團長表示,俄烏視頻會談每天都在進行,沒有休息日。
受此影響,歐洲股市集體大漲,德國股指一度上漲超過2%,歐洲斯托克50指數亦一度反彈超過2%。截止收盤,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收漲1.2%,創上上周四以來收盤新高;德國DAX30指數大漲2.21%,法國CAC40指數收漲1.75%,意大利富時MIB指數收漲1.67%。
國際油價方面,兩油大幅下挫。WTI原油一度失守100美元大關,續刷半個月新低,暴跌超8%,本月振幅超35美元,隨后跌幅有所收窄,最終收跌6.30%,報102.27美元/桶;布倫特原油最終收跌5.70%,報105.94美元/桶。
雙毒合一的“德爾塔克戎”來襲?
新冠病毒“德爾塔克戎”真的來了?
近日,法國艾克斯-馬賽大學微生物進化和傳染研究所(mephi)發表論文稱,科研團隊通過培養的基因組測序,發現并鑒定了“德爾塔克戎”這一新冠病毒變異株,其結合了新冠病毒德爾塔變體和奧密克戎變體中的變異。
法國科研團隊已在實驗室培養獲得“德爾塔克戎”變異株,并完成了相關基因測序。該團隊在論文中表示,“德爾塔克戎”變異株的“主干”來自德爾塔21j/ay.4變異株,而它的刺突糖蛋白(s蛋白)的大部分序列來自奧密克戎21k/ba.1變異株。
對于“德爾塔克戎”變異株首次被證實的報道,世界衛生組織回應稱,最新報告的變異病毒,即含有德爾塔和奧密克戎的重組,也含有奧密克戎的亞型BA.1和BA.2的重組,是一種正常現象,可被看作是一種可預期的突發事件。
同時,世界衛生組織首次證實,“德爾塔克戎”變異株已經在法國、荷蘭、丹麥、美國等國被檢測出,截至目前為止,已有17例確診,101例疑似;美國已確診2例。世衛科學家警告,新變種可能成為歐洲和美國的主要問題。
世衛組織新冠技術負責人、美國傳染病流行病學家瑪麗亞·范·克霍夫表示,到目前為止,關于“德爾塔克戎”變異株的更多研究正在進行中,目前還未看到嚴重程度的變化。
另外,法國研究人員菲利普·科爾森也表示,由于現在的病例數較少,目前還沒有辦法對“德爾塔克戎”變異株的傳染性、毒性的問題下定論。
其實,早在今年年初,塞浦路斯大學研究人員曾公開發表論文稱,發現一種德爾塔與奧密克戎的重組新冠毒株,其基因與德爾塔毒株更為接近,但擁有大量奧密克戎毒株的特有變異。因此,該毒株被研究人員命名為“德爾塔克戎(Deltacron)”。
全球疫情形勢嚴峻
當前,對全球威脅最大的新冠毒株仍是“奧密克戎”,仍在全球范圍內迅速傳播,疫情形勢仍較為嚴峻。
過去一周,全球感染率環比上升了6%,歐洲多個國家的感染人數再次上升,亞洲地區的感染病例數也一直居高不下,種種跡象表明,新冠全球大流行遠未結束。
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最新數據顯示,上周,歐洲國家中,英國、荷蘭、德國、瑞士和意大利的病例數都重回上升趨勢。
上周四,德國一度創下了單日確診超30萬例的歷史最高紀錄,德國上周平均每天死亡病例數超過200人;據英國衛生部數據,英格蘭的311個行政區的感染率上升,且住院人數再度增加;荷蘭的確診病例數也在迅速飆升,2月27日至3月12日,荷蘭每百萬人的確診數由1956例上升至3955例,增幅超過100%。
醫學博士Eric Topol在研究了歐洲疫情數據后,發出警告:歐洲的下一波疫情已經開始。
與此同時,亞洲的疫情也令人揪心。過去一周內,擁有5130萬人口的韓國的感染人數接近200萬人,環比增長44%。上周六,韓國單日確診人數為383651人,創下單日歷史記錄。
另外,擁有9880萬人口的越南,上周累計報告新增病例數高達110.8萬例,環比增長35%。
根據Worldometers追蹤的數據顯示,上周,德國、韓國、越南三個國家的感染人數占全球總病例的41.1%,而這三個國家的總人口數僅占全球人口的3.9%。
有國際流行病專家指出,鑒于病毒的性質,總是存在新變種或病例激增的可能性,任何地方的新疫情都應該被視為全球潛在的疫情威脅。
新冠滅活疫苗傳來大消息
面對新冠大流行的新形勢,疫苗仍是非常有效的武器之一。
3月14日,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表示,上海近六個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94%打過疫苗,重癥的只有0.1%,危重癥和死亡的一例也沒有。另外,香港數據顯示,接種一劑或未打疫苗的整體死亡率是2.03%,而接種2針疫苗的死亡率為0.09%,二者有23倍的差別。
近日一項關于新冠滅活疫苗加強針的最新研究,引發市場關注。這項研究成果顯示,國藥集團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的新冠滅活疫苗(BBIBP)加強針顯著地誘導了記憶性免疫,其中和效價在加強免疫后一個月達到13.2倍。
這項研究由國家呼吸醫學中心、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廣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孫寶清教授團隊,于3月7日發表于國際學術期刊《Allergy》。
該研究報告了中國生物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新冠滅活疫苗(BBIBP)誘導免疫的動力學、持久性和中和能力,以及加強針次所引發的增強抗體反應。研究通過對整個疫苗接種過程中誘導的體液反應進行監測,如病毒特異性抗體(SARS-CoV-2-IgA/IgM/IgG),并進行病毒中和試驗。
該研究共納入353名(106名男性,247名女性)完成全程研究的健康成年參與者,其年齡區間為20-74歲(中位數:33),分別于7個時間點對參與者進行采樣并進行相應的抗體水平檢測及中和抗體試驗。
研究發現,特異性抗體SARS-CoV-2-IgG在體液免疫過程中主要負責中和效價,表明其在保護人體免受病毒入侵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加強針顯著地誘導了記憶性免疫,其中和效價在加強免疫后一個月達到13.2倍。
研究者表示,由此可推論,現今實行的疫苗策略在提高群眾的免疫效力上發揮著積極的作用,本研究工作為滅活疫苗加強針的臨床應用奠定了基礎。
責編:戰術恒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