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中國銀保監會發起的2022年銀行業保險業“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活動拉開帷幕。活動以“共促消費公平 共享數字金融”為口號,四大重點包括強化特殊群體金融權益保護、拓展金融服務的廣度和深度、加強資管新規教育宣傳、加強銀行業保險業誠信文化建設。
2022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應提高產品和服務質量,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著力適應群眾需求、增強消費意愿。中國平安(601318)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客戶需求為導向,在“綜合金融+醫療健康”的戰略引領下,通過數字化運營為客戶帶來“省心、省時又省錢”的服務體驗。
平安人壽提前部署3·15消保工作
平安人壽第一時間響應活動號召,全方位、多角度、立體化地開展工作。3月4日,平安人壽召開全系統2022年消費者權益保護重點工作及“3·15”工作部署會議,壽險黨委及執委主要領導參會,會議強調消保政治站位的高度和思想引領的深度,指出公司應持續圍繞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健全消保管理體系、正確認識并扎實推進消保工作,并提前部署“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系列工作。
平安人壽積極響應監管號召,2022年“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活動重點從四個方面開展:一是加大對老年人、殘障人士等特殊群體應用軟件功能的建設,利用科技手段開展金融服務和消費者教育,推動解決“數字鴻溝”問題,實現更大范圍消費公平;二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廣泛宣傳八項權利、維權救濟方式,提醒消費者警惕非法“代理維權”活動侵害,并加強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遠地區、脫貧地區的教育宣傳力度;三是加強資管新規教育宣傳,利用風險提示,引導樹立理性投資、價值投資觀念;四是開展誠信教育,加強平安人壽全系統從上到下、從內至外的誠信文化建設,將誠信和消保文化納入經營管理全流程之中。
平安人壽副總經理史偉玉介紹稱,“一直以來,平安人壽都把消費者權益保護作為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公司根據監管要求,從客戶權益角度出發,不斷升級消保工作管理體系和組織架構,健全消保工作制度體系,從審查、培訓、投訴維權等方面多角度確保消保工作機制有效運作,并持續加強消保文化理念建設,引導全員將消保意識融入日常工作。”
以平安人壽上海分公司為例,3·15之際,分公司與上海靜安區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簽署《誠信經營 促進公平 自覺履行社會責任企業承諾書》,從“開展誠信活動,增強誠信意識;遵守職業道德,強化企業自律;提高服務水平,健全服務機構;服務和諧社會,勇擔社會責任”四個方面做出莊嚴承諾。分公司還在門店持續開展金融保險普及、消費者權益保護、防范非法集資等知識的宣傳工作,同時進一步深化適老化服務,將平安“省心、省時又省錢”的溫暖體驗傳遞給每一位消費者。
此外,為快速響應、解決消費者咨詢投訴問題,平安人壽于2021年開通消費者維權直達專線全國統一號碼4001666333,采用極簡、直達模式,7x24小時全天候服務,客戶撥通后無需轉接即可直通高端客服坐席。平安人壽已在平安金管家APP、官方微信號、官網小程序等平臺開通直達入口,進一步加強了消費者權益保護。
平安產險總分聯動全面啟動“3·15”宣教活動
為全面做好“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周工作,平安產險成立專項工作小組,結合各地實際情況,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形式,全面啟動以“共促消費公平,共享數字金融”為主題的專項活動,全方位、多形式、立體化地向廣大消費者普及八項基本權益,以及老年人“不亂投”、年輕人“不亂貸”等熱點內容,持續強化以消費者為中心強化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增強消費者風險防范意識,提升公眾風險識別能力。
在西藏,平安產險與布達拉宮廣場警務站開展聯合消保宣教活動,在布達拉宮廣場設置教育宣傳、理賠答疑咨詢點,為來往群眾提供免費甜茶、免費測血壓、免費輪椅代步,贈送口罩、免洗洗手液等防疫小禮品等服務的同時,引導群眾參與線上消費者問卷調查,通過收集問題,了解消費者痛點,便于為消費者提供有溫度的服務。
在遼寧,平安產險志愿者們走進遼寧本溪滿族自治縣堿廠鎮堿廠村,開展消保宣教活動。堿廠村居民以滿族為主,村中常住人口多為留守老人和兒童,平安產險志愿者們為村民帶去了宣傳單、防疫口罩、消毒用品及血糖儀,還為村民們講解保險法律法規、防范非法集資、反保險欺詐等內容,增強了村民風險防范意識,也提高了村民對金融產品和服務的認識。
為進一步加強公司員工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消費者權益保護文化氛圍,將理論知識融入到業務全流程管理中,平安產險還組織員工開展趣味消保知識競賽,通過趣味答題游戲,以賽代練、以賽促學,讓全體員工用好消費者權益保護知識,增強責任感與使命感,真正把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理念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落到實處。
平安產險表示,公司將積極落實教育宣傳主體責任,進一步完善教育宣傳活動工作機制,常態化地組織開展有針對性、有特色地教育宣傳活動,全方位、多形式、立體化開展消費者教育宣傳,做好風險提示工作,為廣大消費者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有溫度的便利化服務,以實際行動助力行業發展行穩致遠。
為落實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教育宣傳工作,增強每一位金融消費者的消費素養,平安銀行舉辦 “3·15金融知識漂流” 特別活動。樹立正確金融消費理念有多重要?最新電信詐騙套路有哪些?普通人該掌握哪些金融知識?老年人如何學會使用智能設備?這些日常而實用的金融消費知識,平安免費提供的金融書籍中都有涉及。平安銀行還邀請了行長胡躍飛等四位領導作為金融知識分享官,為金融知識普及助力。
在平安銀行寧波分行,分行行長作為首席知識分享官,將金融知識帶進分行各網點、社區、學校、商場等地,讓書籍自行傳遞“漂流”。書籍封面帶有貼紙,告知參與者活動方式,鼓勵廣大消費者在社交媒體平臺留言打卡,上傳讀后感或參與感,分享金融消保知識。《老年人金融一本通》聚焦老年朋友生活中接觸最多的生活場景,設計上考慮老年人的閱讀習慣,努力做到“一看便知、一學就會、一聽就懂”。《小狗錢錢》教會孩子如何從小學會支配金錢,引導小朋友們正確認識財富,開啟富足快樂人生。
平安銀行廣州分行積極探索“無接觸式+環保”的金融知識普及新模式,開展金融知識漂流活動。分行聚焦“一老一少”重點群體,在地鐵站座位、公園長椅、草坪、奶茶店等公共場所免費提供《半小時漫畫經濟學》、《中老年人如何輕松玩轉智能手機》等書籍供市民閱讀。參與者可根據封面小提示到平安銀行官方微博等平臺留言打卡、分享讀后感,也可將書籍重新放置公共場所,讓其自行傳遞流轉,開啟下一段“漂流”之旅。
平安銀行還將持續提高金融知識宣傳的力度和廣度,持續創新金融消費者權益保護的宣教形式,為廣大客戶帶來“省心、省時又省錢”的金融消費體驗。
平安普惠守護新市民的“錢袋子”
近日,銀保監會、央行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通知》。由于“新市民”群體金融知識相對薄弱,抵御金融風險能力不足,面向該群體開展金融科普,賦能該群體識別與防范金融詐騙的能力,在加強“新市民”金融服務工作的過程中顯得尤為重要。2022年,平安普惠連續5年開展金融消保“守護者行動”,助力賦能“新市民”金融素養,讓他們“增強內功”,提升風險主動防御技能。
在3·15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來臨之際,平安普惠在全國35家分支機構發動一線員工,圍繞今年消費維權主題“共促消費公平”,陸續開展“平安守護者行動”,增強消費者風險意識,共促金融消費公平,守好“新市民”的錢袋子。
在江西,平安普惠聯合江西都市廣播,邀請北京德恒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羅元律師做客直播間,針對女性高發的網絡刷單、網購退款、低價誘惑等詐騙套路,呼吁廣大女性消費者擦亮雙眼,以案說法守護“她們”的錢袋子,節目借助都市廣播短視頻矩陣在線直播,收獲眾多網友積極互動。
在廣西,平安普惠連續3年與南寧市良慶公安分局蟠龍派出所合作,在轄區內各居民小區開展防范新型網絡電信詐騙宣講活動。反詐民警以案說法,提醒社區“新市民”不點擊不明鏈接、不輕信陌生來電、不透露身份與銀行卡信息,幫助居民擦亮“慧眼”識破騙局。
在長沙,平安普惠聯合當地金融業聯合會走進錦繡社區景和園小區,為居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金融反詐科普課堂。志愿者們向居民全面揭秘金融欺詐新型“套路”,針對轄區中老年群體較多的特點,平安普惠現場向“銀發族”發放“防詐口訣”環保袋,幫助他們識破“養老金融騙局”,守好養老錢。
除了通過金融科普“守護者行動”為“新市民”賦能金融素養,平安普惠堅持踐行金融為民,以支持實體經濟、服務小微企業主為己任,持續提升小微信貸服務質量和力度,截至去年12月底,管理貸款余額6610億元,同比增長21.3%;累計借款人數達近1680萬人,同比增長16.4%;其中在第四季度,近八成新增貸款流向小微企業主。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