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術變革大背景下,汽車產業迎來智能化風口。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應用,汽車從機械化代步工具,逐漸向以人為核心的智能“第三空間”轉變。在智能駕駛浪潮下,車載攝像頭、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汽車光學業務正蓬勃發展,前瞻布局的歐菲光(002456),將充分受益于行業發展紅利。
前瞻布局 受益于智能化浪潮
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歐菲光就在智能汽車領域進行了提前卡位。公司依托于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完成了智能中控、ADAS、車身電子三大分支布局,產品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2018年,公司收購富士天津鏡頭工廠,獲得1040項手機鏡頭和車載鏡頭相關專利,進一步加強在車載鏡頭方面的布局。值得注意的是,歐菲光已取得20余家國內外車企的一級供應商資質,在智能汽車業務領域與國內多個自主品牌客戶開展了廣泛合作,且公司還在積極進行國外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資質認證。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相比在手機行業僅需半年的產品導入周期,汽車的產品導入周期一般要2-3年,中間涉及需通過車規認證等環節,汽車產業的投入往往比手機需要更長的時間來等待開花結果。不過,供應商進入供應體系后,其出貨量也相對更穩定。歐菲光具備Tier1供應資質,能夠直接為車企提供整套產品與方案,更具有先發優勢,為公司開拓客戶打下堅實基礎。
實際上,受益于產品技術在硬件和軟件方面的基礎穩固,歐菲光智能汽車業務前期的沉淀初顯成效,經營業績逐步釋放。2021財年半年報顯示,歐菲光智能汽車業務實現了78.22%的高速增長,綜合毛利率14.83%,同比增長0.28個百分點。其中ADAS實現1.2億元營收,同比增長777.68%。隨著公司對智能汽車業務的持續開拓,公司智能汽車業務的整體毛利率將有望進一步提升。
持續研發創新 鞏固競爭優勢
創新既是企業生存的命脈,又是企業長久發展的堅強動力。在2021年業績預告中,歐菲光曾指出,公司在發展核心業務的同時積極拓展新業務,布局智能汽車、VR/AR、工業、醫療、運動相機等新領域產品等光學光電業務,新業務研發投入較大。
據歐菲光2021半年報披露,去年上半年,公司研發投入已達到9.46億元,占營業收入比重為8.06%。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在全球已申請專利5193件,已獲得授權專利2449件。
歐菲光持續的研發創新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公司團隊歷經多年技術攻堅,突破高端鏡頭技術壁壘,一億像素7P光學鏡頭已量產,8P鏡頭項目也已研發成功。
去年,歐菲光在回復投資者問題時還表示,公司研發團隊獨立研發、設計、制作的業界首款超薄潛望式連續變焦模組完成首樣Demo演示,正式面世。自主開發的高像素超級解像算法得到客戶的認可和應用開發,超級EIS防抖算法達到行業頂尖的水平,MGL高畫質模組、CMP/GMP小型化模組大批量產,潛望式5倍變焦和10倍連續變焦技術已經完成技術開發。
同時,在3D Sensing方面,公司不斷研發升級3D Sensing模組,并將3D Sensing的應用領域拓寬至智能家居、AI機器人等領域。公司已與PMD&IFX攜手將掃地機領域開發的3D ToF方案成功應用在掃拖領域,實現前置ToF攝像頭與高精度傳感器的融合,可通過精確計算和智能感知,快速實現對障礙物的測距和避障,避免卡困。這也是3D ToF技術在掃地機行業的首次大規模量產,目前公司已經與國內多家智能家居領域客戶達成合作,并持續拓展新客戶。
歐菲光多次表示,未來將加大研發創新力度,發揮產業鏈整合能力,堅定不移向產業鏈上游延伸發展。在穩固智能手機業務的基礎上,積極發展智能汽車及新領域等創新業務,蓄力構建智能手機、智能汽車、新領域三大板塊的業務架構體系,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光學服務。如今智能手機進入存量市場,智能汽車方興未艾,深耕光學多年的歐菲光,在研發創新優勢的加持下,有望在智能汽車領域創造新的輝煌。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