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錢小巖
3月15日11時26分,從新加坡起飛的一架航班,經過2個多小時的飛行順利抵達越南河內機場。這是越南在疫情后重啟國際旅游,迎來的首批海外游客。
這些游客明顯是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勇氣可嘉。因為縱使國際游客實際上已經落地,但是越南對游客入境的防疫措施卻遲遲沒有出臺,原因是主管旅游和衛生的兩個部門起了爭執。最終,越南在16日出臺了新版的入境防疫規定。
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亞太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越南在去年已轉向了“與疫情共存”新常態,雖然當前疫情依然嚴峻,但重癥率不高,為開放邊境提供了基礎。同時,在東南亞,大多數國家都已出臺了開放政策,倒逼越南加快開放進程。
旅游行業致信總理“告狀”
越南政府15日宣布,自當日起對國際游客重新開放邊境,全面恢復國際旅游活動。
越南文化體育與旅游部旅游總局局長阮重慶15日在新聞發布會上的講話說,越南正式重啟國際旅游活動,凡符合越南出入境規定和新冠疫情防控要求的國際游客即日起通過陸路、海路和航空均可入境越南。
當天,越南政府還宣布對德國、法國、意大利等13個國家的公民實行免簽政策,有效期三年。
今年2月16日,越南政府宣布將全面開放國際旅游,但具體配套的防疫措施一直沒有出臺,不同部門有不同的主張。越南衛生部表示,希望3月15日之后的游客在抵越后72小時內實行隔離,除非其每天接受新冠檢測。同時,12歲以下未接種疫苗的兒童,抵越后需提供連續七天的陰性證明,才能離開住所。
而文化體育與旅游部則要求與柬埔寨、泰國和新加坡等其他東南亞國家的免隔離措施保持一致,認為訪客在抵越時新冠檢測呈陰性后,便可以自由前往旅游目的地,否則來越南旅游的吸引力大減。
各部門在自身立場上提出的主張其實各有道理。
越南在去年10月迫不得已采取“與病毒共存”的策略后,新冠確診人數逐漸增多,特別是今年2月后,受奧密克戎毒株影響,確診人數大幅上升,近一周每日確診人數在25萬例左右。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周報,截至13日的一周內,全球報告新增確診病例最多的國家為韓國、越南、德國、荷蘭和法國。越南的新增病例數量僅次于韓國。
好在越南兩針疫苗接種率已經接近80%,加強針的接種率也已接近45%,重癥率和病亡率并不高。根據越南衛生部15日報告,新增確診病例175480例,累計確診6552918例;新增死亡病例68例,累計死亡41545例。
在這種背景下,衛生部希望對入境游客實施嚴格的入境管理,特別是需要防范新的變種病毒流入越南。
不過,這一想法對旅游業的一線從業者來說,無法接受。
位于河內的AZA Travel旅行社總裁阮進達就認為,越南衛生部的建議措施“不合邏輯,前后矛盾”,與越南政府“與疫情共存”的新方針相左。他指出,由于目前越南每日新增病例眾多,“外國游客從越南人身上染上新冠病毒的可能性,遠大于他們傳染給我們”。
由于疫情和國際航班減量對旅行的阻隔,當前抵達越南的旅客大多數來自亞太地區,在越南的旅行時間一般就在四五天左右。
“如果實施72小時隔離的話,他們再也不會來越南了。”阮進達說。
而越南私營經濟研發委員會和旅游咨詢委員會則更進一步,直接致信越南總理,提出防疫規定阻礙國際游客前往越南游行,在與他國競爭時有不利影響,建議取消飛行前和抵達后的新冠病毒檢測,國內外游客一律平等接待。
面對兩方的爭執,越南政府副總理武德儋3月14日最終發話,責成衛生部根據政府最新文件精神盡快修改游客入境規定。武德儋還要求各部委、行業和地方根據自己的職能、任務和權限,主動與文化體育與旅游部配合,組織開展各項旅游活動,確保游客的安全、有效和便捷。
越南衛生部修改后的防疫指南最終在16日公布,大體體現了旅游部門的主張。其中規定在登機前出示新冠病毒陰性證明的,抵達越南后無需隔離可以自由活動;而沒有陰性證明的,在抵達后24小時內進行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呈陰性后就可自由活動。
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新版指南體現了越南政府當前的防疫信心,相信現有的醫療體系能夠承擔疫情的風險。而對于普通民眾,由于疫苗的普及,越南民眾對于疫情的容忍度也在不斷提高。
旅游經濟的重要性
之所以旅游部門的主張能取得最終勝利,因為旅游對越南經濟太重要了。
在疫情前的2019年,旅游業占越南國內生產總值(GDP)的9.2%,全年接待國際游客超過1800萬人次。今年以來,越南政府一直希望推動旅游業盡早復蘇,彌補過去兩年的損失。
阮重慶表示,2022年,越南旅游業的目標是接待國際游客人數超過500萬人次、國內游客6000萬人次,旅游營業收入達約400萬億越南盾(約合1110億元人民幣)。
事實上在去年11月,越南政府就在離島富國島開展入境旅游試點計劃,向得到批準的外國旅游團開放。然而在試點期間的2021年11月至2022年2月,富國島只吸引了1.1萬名外國游客,與疫情前游客數量相差懸殊,對越南整體經濟的貢獻少之又少。
如今國際旅游全面開放,各大航空公司摩拳擦掌。它們表示,為了增加國際航線的航班次數,最近開始陸續招聘,彌補此前因裁員而造成的崗位缺口,希望這樣能夠為越南經濟做出自己的貢獻。
越南將2022年的GDP增長目標設在6%至6.5%之間。不過,由于國內消費、項目建設、國際旅游等活動強勁復蘇,加之政府推出總額150億美元(約合955億元人民幣)的財政刺激政策,不少國際機構認為越南經濟有望實現超預期增長。
周士新向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開放國際旅行有助于國際技術管理人員的回歸,對越南制造業也有所裨益。
制造業是越南經濟的支柱型產業。2022年1月,因外國訂單數量大幅增長,創下4年來新高,越南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隨之上升,為53.7。2月,越南的PMI繼續攀升至54.3。得益于疫苗接種、可持續發展目標推行等因素,外資有望實現持續流入,越南制造業發展長期向好。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