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美國特約記者 陳翔 環球時報特約記者 劉皓然】近日,“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戰隊”多名參戰雇傭兵通過“現身說法”告誡同胞不要因為一時頭腦發熱就到前線去“送死”。據美聯社15日報道,自烏克蘭為外籍作戰人員大開綠燈之后,這支成分復雜的“國際戰隊”接連傳出丑聞:戰斗力低下、管理混亂、待遇惡劣,甚至還被烏克蘭軍方當成“炮灰”。
“千萬別去烏克蘭,這是個陷阱!”面對鏡頭,28歲的俄亥俄州男子亨利·霍夫特極力“勸退”試圖參戰的外籍人士。作為前美國陸軍,這位自稱有烏克蘭血統的美國男子曾在烏總統澤連斯基的“感召”之下毅然決定赴烏參戰,卻險些不明不白地丟掉性命。
“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戰隊”由澤連斯基于2022年2月27日宣布組建,招募希望參與“擊退俄羅斯軍隊”的外籍人士。霍夫特在赴烏克蘭參戰之前受到美國媒體的關注,他曾對記者表示,自己的父輩有一半的烏克蘭血統,“烏克蘭人民得到了美國兩黨和多國的支持”,他認為自己前去參戰“保衛烏克蘭”是在做“正確的事情”。于是他在向烏克蘭駐華盛頓大使館遞交材料未獲得回復的情況下,就坐上了飛往波蘭的航班,同其他6名極右翼組織成員一起于3月7日抵達波蘭。
據霍夫特介紹,他在烏克蘭加入了該國新建立的“烏克蘭領土防衛國際戰隊”,但這段經歷就如同“誤入詐騙組織”。他表示,前線戰事十分慘烈,很多英國和美國籍的士兵都已陣亡,但是烏克蘭方面對這些傷亡卻秘而不宣。不僅如此,烏軍方要將一眾外籍雇傭兵送去基輔,還不配發武器裝備,運氣好的參戰人員也只能領到大約10發子彈。如果拒絕調遣,他們就會受到烏軍方的威脅。
最終,霍夫特與“戰友”藏進了一輛救護車里,狼狽逃亡。霍夫特說,他和“戰友”在烏克蘭和波蘭邊境至少被趕回去5次,最后他們裝扮成人道主義救援人員,才得以逃離出境。
而霍夫特的遭遇在烏“國際戰隊”中絕非個案。曾在敘利亞與極端組織“伊斯蘭國”作戰的瑞典籍士兵索德爾對美聯社說,烏克蘭的外籍兵團根本就是“一團混亂”,戰士不僅沒有武器裝備,也得不到軍事訓練。
26歲的美國籍士兵斯凱表示,自己已然身在戰區,成日接受炸彈的洗禮,但他所在的部隊武器裝備卻遲遲不到位——只因為烏政府的相關手續過于繁冗。
另有外籍參戰人員反映,烏“國際戰隊”處于高度無組織狀態,一方面是烏政府虛開“空頭支票”,前線的謠言和不實消息滿天飛;另一方面也由于大家“語言不通”,很難進行有效溝通。更可笑的是,很多參戰人員根本就是渾水摸魚的投機分子,赴烏之前連槍都沒碰過。
一些參戰人員的身份也值得商榷,比如霍夫特曾是美國極右翼反政府民兵組織“布加盧·布瓦”的成員。美聯社稱,這些外籍參戰人員中不乏新納粹、白人至上組織當中的好戰分子。
據英國《1843》雜志披露,烏克蘭政府濫用外籍雇傭兵的舉措已經受到不少參戰人員的譴責。有知情者反映,外籍雇傭兵會被強制要求簽署一份“無限期服役合同”,這相當于一份“生死文約”,但很多人事先對合同條款根本不了解。
更可笑的是,這些參戰人員的“賣命錢”每月僅為230美元(約合1500元人民幣)。英籍參戰人員普里迪憤怒地表示“這是赤裸裸的欺騙”。他批評道:“烏克蘭向你兜售了一個能夠拯救蒼生的夢想,其實他們只是想把你扔進最糟糕的戰區。”另一位英籍人士羅賓遜也警告稱:“你在這里的作用基本上就是個炮灰。”
據韓國媒體報道,去烏克蘭參戰的韓國“網紅老兵”李根也想跑路。15日,韓國《朝鮮日報》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話稱,“李根前往烏克蘭基輔后,感覺生命受到威脅,遂與一行4人前往波蘭邊境。”但波蘭當局不接受李根和他的隊友,因此李根一行人在邊境附近陷入進退兩難的狀況,目前仍然滯留在邊境附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