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晚,全國很多地方的加油站都處于爆滿狀態。很多人不是在加油,就是在排隊加油的路上。
“加油站排隊的人多得好像油不要錢一樣”,“昨天加班到深夜,去加油,加油站沒油了”,“早上又去了,跑了兩趟加油站都是斷油,92號、95號都沒有,一整個大離譜”……有些地區的車主反映,從16日晚到17日,一些加油站已經斷油。
近期國際油價大幅震蕩。3月17日24時,國內成品油調價窗口再次開啟,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750元和720元。幾乎與此同時,3月16日,美聯儲宣布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0%區間,為2018年12月以來首次加息。傳說中的靴子終于落地。
(某加油站附近排隊的車流)
本輪調價怎么算出來的?
關于此次調價,大宗商品交易服務商金聯創曾測算,截至3月16日,油價本調價周期的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113.17美元/桶,變化率為14.88%,對應的國內汽柴油零售價應上調820元/噸,預計此次上漲幅度或在800元/噸附近,或創2013年新版定價機制以來最大上調幅度。
最終結果是本次油價調整幅度比預期略小: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提高750元和720元。
此次調價窗口是在國際油價剛剛經歷了一輪反轉的背景下到來的。國際油價經歷了連續兩周上漲后,又開始大幅下跌。由于地緣政治局勢緊張,石油市場供應持續受阻,原油價格一路飆升,創下2008年以來新高,但隨后原油供應擔憂緩和,部分國家地區疫情反彈抑制需求,國際原油價格從高位下挫。
根據國家發改委制定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格以國際市場原油價格為基礎,考慮國內平均加工成本、稅金、合理流通環節費用和適當利潤確定。汽、柴油價格根據國際市場原油價格變化每10個工作日調整一次。調價生效時間為調價發布日24時。
上次國內油價調整是3月3日,從當天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標準品,下同)每噸分別提高260元和255元。本次調價到底怎么算出來的呢?
按照《石油價格管理辦法》來看,此次價格上調幾乎早就被預言了。雖然國際油價暫時下行,但一方面國際油價目前依然居于高位,本輪計價周期內參考的國際油價均價遠高于上一周期。另一方面,國際油價與國內油價并非并行機制,國內成品油價還有其他影響因素。此外,前期高油價壓縮了煉廠利潤,進而使成品油產量和供需關系受到了影響。
長期關注研究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的中國石油(601857)大學(華東)教授高新偉認為,“成品油價格跟原油價格的關聯性能到89%以上。國際原油價每分每秒都在變,但成品油的價格有嚴重滯后性,不會迅速跟隨。另外,成品油在國家管控上是10個交易日調整一次,從國際油價上漲到回調也就是半個多月,這邊還沒調那邊可能就已經下來了,一般來看,成品油價格波動幅度不會太大。”
(有些加油站部分油品已斷貨)
美聯儲加息或為油市拐點?
此次調價窗口還疊加了美聯儲加息,兩者之間會否產生相互作用,共同影響石油市場走勢?
歷時四年終于落地的美聯儲加息,被認為符合市場預期。根據點陣圖顯示,美聯儲年內還會進行六次同等幅度的加息,至2022年底利率為1.9%,2023年底利率為2.8%。此外,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表示,美聯儲最快可能在5月份宣布開始縮表,資產負債表框架將與上一次相似,速度將比上次更快。
盡管符合今年以來的市場預期,但全球金融及衍生品市場依舊聞聲而動。美股受到加息的利好提振全線收高,道指升逾500點納指大漲3.8%,美國債券市場兩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攀升14個基點至1.99%,五年期國債收益率一度上漲11個基點至2.21%。
但衍生品市場的表現卻截然相反,紐約商品交易所4月交割的黃金期貨價格下跌20.50美元,跌幅1.1%,收于每盎司1909.20美元,創2月28日以來的最低收盤價;WTI原油2022年4月期貨結算價每桶95.04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下跌1.40美元,跌幅1.5%,為2月25日以來的最低近月期貨結算價。
雖然當前油價仍然處在高位,但遠期交易結算價卻一路走低,其9月份的結算價為92美元,12月份的結算價僅為87美元。卓創資訊研究院鐘健認為,這種情況說明交易雙方并不認可未來的高油價預期。
當通脹過高時,央行會采取收緊貨幣的手段來為經濟降溫,如加息、縮表等。這也就意味著市場上的貨幣縮水,同時資金會被其他的穩定類投資所吸引,比如國債。那么相對高風險的衍生品市場就會出現資金的大量撤退,從而投機泡沫被擠出,衍生品價格就會出現迅速的滑落。
金聯創原油高級分析師奚佳蕊認為,原油期貨作為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衍生品,在與貨幣政策之間的關系上,表現得尤為明顯。
她表示,經濟加速回升的同時,高通脹成了新難題,“加息”成了迫在眉睫的工作,經歷了漫長的孵化階段后,美國率先進入加息周期,同時縮表也將加速,這就意味著市場上的資金也將進入萎縮階段。
“隨著美國全面進入貨幣緊縮周期,如果沒有其他特殊事件的影響,國際油價也將進入到一個緩慢的向下調整的階段。”奚佳蕊認為,美國加息到來之日,可能就是今年油價拐點形成之時。
加息是“小巫見大巫”?
多種因素綜合作用下,未來油價向何處去?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高新偉認為,現在油價關鍵還是取決于OPEC增產態度和對俄羅斯油氣制裁情況,美國加息對油價影響在當下占比極小。
中化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學家王能全也認為,此次美聯儲加息不會有太大影響,“美聯儲加息早是預期中的事,市場早就消化了。”
“在這種情況下,加息相對地緣政治溢價所帶來的影響,那就是小巫見大巫了。”國內能源問題專家呂建中表示,美聯儲加息會有影響,但不會太大,本輪油價高位寬幅震蕩主要受地緣政治事件因素影響。
“高位寬幅震蕩”,呂建中用這個詞形容了目前的石油市場。他認為,高位寬幅震蕩是市場最大的風險。“對未來供應減少和通脹的擔憂和恐慌,導致價格的巨幅波動,這是最大的風險,這種風險最終也取決于地緣政治事件的走勢。”
呂建中認為,整體上現在的石油價格是地緣政治風險溢價,而且溢價幅度比較寬。“這次沖突帶來的石油市場波動,反映出石油的戰略屬性、政治屬性,石油變成了武器。金融資本的推波助瀾又體現出它作為金融衍生品的金融屬性。兩者一結合,就使價格的不確定因素和波動性更強。”
他還表示,波動帶來的風險很大,但給炒家帶來的盈利空間也比較大。“炒作的人主要靠波動。地緣政治事件與國際市場資本的炒作相互觸動,地緣政治成為炒作的題材,進一步放大了價格波動幅度。”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教授高新偉表示,后續油價還會下跌。“但下跌的速度和幅度會大幅度減弱,持續一段時間然后會下降到80多,主要看俄烏談判和OPEC增產計劃執行情況來確定。”
國內能源問題專家呂建中指出,油價有其基本線。“從目前這一輪來看,油價的基本面支撐大概就是60-80塊美金,是供需關系決定的,從成本、從需求、經濟承受能力來的,80美金以上的價格,基本上是資本炒作投機帶來的,100美金以上基本是地緣政治風險因素,120美金以上就是炒作加地緣政治風險的共同作用。” (新浪財經 劉麗麗)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