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網安龍頭奇安信召開年會。董事長齊向東在年會上表示,要發揚冬奧“零事故”精神,實現高質量發展。今年奇安信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就是扭虧為盈。盈利能力大幅提升需要提高研發效率和組織效率,“平臺化”讓產品研發效率大幅提升,而組建“軍團”,推動組織升級來提升組織效率,為重點領域客戶網絡安全創造價值,軍團要有完成100%以上年增長率的信心。
“樂高化”第一階段目標完成 平臺化產品開始量產
齊向東表示,“平臺化”是順應數字時代發展的重大戰略,也是奇安信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支撐戰略。數字時代,每家企業都有自己獨特的需求,如果我們服務一個客戶,就定制一回,就相當于開一次模只賣一件,干得越多虧得越多。樂高用標準化實現個性化需求,把軟件樂高化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之一。經過幾年的努力,實現軟件產品平臺化、組件化、模塊化、函數化,就是用函數搭建模塊,用模塊搭建組件,用組件搭建平臺,用平臺搭建產品。
到目前,奇安信已經實現了大禹、川陀、鯤鵬、雷爾、千星等多個平臺的量產,實現了樂高化第一階段的目標,把很多人從重復造輪子的現狀中解放了出來,極大提升了研發效率。
以大禹平臺為例,在平臺未投入前,數十種態勢感知產品都分別需要投入團隊獨立研發,這種人力規模會是數百人級的。而態勢感知產品的基礎構架是有共性的,這就會出現重復開發的情況,造成人力和費用成本的巨大浪費。大禹平臺,將所有態勢感知平臺中共性的核心程序抽取變成一個公共的平臺,以該平臺為基礎將數據和接口進行標準化,使大部分安全產品的研發周期從過去3-6個月,縮短到數周以內。人力規模也大幅降低,等于是1換10甚至是1換100的效率。
這些平臺的組建是奇安信用5年的深耕和高研發投入換來。數據顯示,2017年-2020年,奇安信四年研發費用投入規模達36.34億元,這也使得奇安信雖然近4年年復合增長率達71%,但凈利卻始終處于虧損,令市場連呼看不懂。
市場人士指出,奇安信舍得用幾年的付出和積累,換未來10年甚至20年的可持續發展,這給奇安信帶來的不僅是領先行業的高技術門檻,更是其他網安廠商難以超越的時間門檻。這種高投入解決了行業發展的瓶頸,是產業的變革。
據了解,奇安信研發平臺以“搭積木”的方式將網絡安全大量基礎件和少量特殊件組成,能拼插出千變萬化的新產品,讓整個行業走出了開發成本高、周期長、擴展性差、盈利能力弱的怪圈。
冬奧網絡安全“零事故” 實戰證明實力
公開資料顯示,從冬奧會開始到冬殘奧會結束,奇安信共檢測日志數量累積超1850億,日均檢測日志超37億,累計發現修復漏洞約5800個,發現惡意樣本54個,排查風險主機150臺,累積監測到各類網絡攻擊超3.8億次,跟蹤、研判、處置涉奧輿情和威脅事件105件。
2021年,奇安信實現營業總收入58.1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39.64%;而公司營收提升,與其推行的“平臺化”戰略密不可分,公司核心產品競爭力顯著增強,核心產品的收入規模、毛利率均提升。北京冬奧會創造了奧運會網絡安全“零事故”的世界記錄,已經成為奇安信的標準,成為網絡安全行業的標桿。
這背后是奇安信首次把大禹安全平臺應用于國家級態勢感知指揮平臺里,第一次用內生安全情報解決方案在特大的網絡安全保障當中完美落地。也標志著奇安信平臺化從多年研發已經具有國際級水平進入到大規模量產階段。
降低研發成本 利潤空間加大
目前,大禹平臺、川陀平臺、鯤鵬平臺,研發效率分別提升了 30%、100%、70%以上。這在極大程度上縮減了研發成本,據財信證券研報,奇安信研發費用率由2019年的33.20%已降至29.51%,而且銷售和管理費用率也在逐年遞減。
鑒于冬奧會后奇安信產品平臺化基本完成,使得原本應分攤到多年的研發費用在本次報告期內集中產生,預計未來公司研發費用增幅將大幅下降。財信證券預測,2021-2023年奇安信研發費用率仍將逐年降低,分別為26.99%、25.27%、24.26%。
投資人士預測,如果未來奇安信保持此前的年復合增速、研發費用率逐漸降低會為奇安信的利潤空間加大帶來更多確定性。此外,除大禹、川陀、鯤鵬外,奇安信其他五大研發平臺也會陸續投入量產釋放勢能,對于奇安信來說業績增長將會是連續量級的。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