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全國兩會上多名人大代表提議整治“債鬧”后,行業迅速開始行動。3月18日,馬上消費金融、平安普惠、招聯金融、樂信等十余家機構,在重慶成立全國首個打擊金融黑產行業共享互助組織——“打擊金融領域黑產聯盟”(AIF聯盟),聚行業之力,讓債鬧等金融黑產無處遁形。
AIF聯盟負責人表示,AIF將聚焦惡意逃廢債、惡意代理投訴、違規修復征信等行業痼疾,在公安、網信、人民銀行、銀保監會、地方金融監管、市場監管等政府部門支持領導下,建立打擊金融黑產合作平臺,定期同步金融黑產的打法套路、“問題客戶”的預警防范信息,組織研討金融領域黑產現狀和應對策略,共享黑產人員信息,力爭成功打擊一批典型案件,凈化行業環境。
債鬧(惡意逃廢債)是聯盟成立后首要和重點解決的問題。債鬧是指債務人通過偽造病歷證明、貧困證明、編造艱難處境,甚至惡意投訴金融機構、助貸平臺或催收人員等方式以逃避債務的行為;也包括一些地下“反催收”組織打著能為債務人減免債務的幌子,向債務人傳授減免息差、延期還款“技巧”,教唆、煽動其主動逃避債務,甚至以違法手段拒絕償還債款,并借此牟利的不法行徑。
債鬧作為有組織、有預謀的欺詐犯罪,已形成龐大黑色產業鏈,嚴重擾亂金融秩序,影響經濟民生和社會穩定。據銀保監會通報,2021年二季度,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共接收并轉送銀行業消費投訴84424件,同比增長25.5%,其中不乏“反催收”人員煽動策劃的情況。據統計,市面上涉嫌教唆債務人債鬧的代理維權機構、反催收中介及花樣繁多的個人債務重組公司、征信修復公司更是在過去一年增長了10倍。行業估算,黑產人員煽動教唆債鬧人員數量保守估計有上千萬,造成財產損失達數百億級。
此前,央行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開展“征信修復” 亂象專項治理“百日行動”工作的通知》;中國銀行(601988)業協會發布了《關于防范銀行業金融領域“非法代理投訴”風險的公告》;北京、重慶等地方均發布通知,提醒消費者警惕非法“代理維權”侵害。今年全國兩會上,債鬧問題引起廣泛關注。全國人大代表韓永文建議,借鑒德國、日本、美國等國家做法,將債鬧納入刑法;全國人大代表林印孫則強調,要加強行業合作,打破信息孤島,共享債鬧“黑名單”,對債鬧當事人給與聯合懲戒。
AIF聯盟的成立,是行業合作打擊金融黑產邁出的重要一步,通過建立專業、高效的行業合作機制,切實維護了市場經濟秩序和社會公平正義,讓不法分子寸步難行。
據悉,此次聯盟成立大會邀請了重慶市委網信辦、市公安局、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人民銀行重慶營管部、重慶銀保監局等單位,針對各類金融黑產開展了剖析案例、政策解讀、法律研討等系列活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