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確診病例31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865例,其中30例確診病例和749例無癥狀感染者在隔離管控中發現。
針對上海近期無癥狀感染者比例顯著高于確診病例的現象,上海市疾控中心主任付晨在3月21日的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無癥狀感染者比例的多少和病原學特征,和人體的抵抗力、疫苗的接種以及感染者的發現方式都有關。”
付晨表示,從病原學特征來看,上海本輪疫情流行的新冠病毒株的分型是奧密克戎變異株BA.2亞型,特點是隱匿性強,傳播速度快,潛伏期短,臨床癥狀不典型。
全國目前也都是以奧密克戎變異株為主要流行株,近期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發布會上透露信息,全國目前在院的感染者中,輕型和無癥狀感染者比例超過95%。
付晨還表示,導致無癥狀比例較高的另一個重要因素與感染者的年齡特點有關。他介紹稱,上海此輪疫情感染者的中位數年齡為40歲,60歲以下感染者比例占84.5%。
“總體來講,感染者以中青年為主,健康狀況良好,抵抗力較強,相應的無癥狀的比例也比較高。”付晨說道。
此外,通過大規模疫苗的接種建立起的人群免疫力也使得無癥狀感染者增多。付晨表示,目前上海市疫苗接種總量已經超過5500萬劑次,完成全程接種的人數超過2200萬人,有1100多萬人進行了加強劑接種。“本輪疫情感染人群絕大多數接種過全程新冠疫苗,人群免疫力增強。”他說道。
同時,無癥狀感染者的增多也與無癥狀感染者發現的方式有關。付晨表示,有癥狀感染者往往在因癥就診過程中,在監測哨點被發現,而無癥狀感染者通過核酸檢測和人群篩查發現,這當中也包括一些處于潛伏期和感染早期的感染者。
“當然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隨著疾病的發展,一部分無癥狀感染者也會轉為確診。”付晨表示,無癥狀感染者也具有傳染性,并呼吁人們外出時仍然需要戴好口罩,做好相關的防護工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