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就開始向國外賣清潔能源解決方案的王皓,在最近一個月里迎來了生意的暴漲。
“我們的獨立清潔能源解決方案呈現3~4倍的爆發式增長。”作為廈門一摳能源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和CEO,王皓告訴第一財經,在過去3年里,他們在B2C跨境電商平臺eBay上的生意都在以40%~50%的復合增長率增長,隨著近期國際形勢變化,歐洲能源危機和能源價格高企,讓清潔能源的優勢凸顯,也讓人們對于建立獨立能源系統的需求激增,這成為了市場突然爆發的節點。
王皓的感受并非個案。多家平臺數據都顯示,海外尤其是歐美市場在清潔能源產品上出現了顯著增長。擁有強勁供應能力的中國清潔能源,正在“黑天鵝”和全球的減碳風潮下,迎來長期的歷史性機遇。
不只是短期激增
B2B跨境電商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的數據顯示,歐洲遭遇的能源危機讓清潔能源的需求旺盛。3月新貿節的第一周,新能源行業的家用屋頂光伏,實現100%的商機增長;風電發電機品類獲得52.7%的商機增長。其中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的采購增速最為明顯。
王皓也提出,最近一個月里生意增長最快的就是歐洲,這讓歐洲市場的占比超過了公司原來的最大市場美國。
激增的重要原因是能源危機讓歐洲消費者的擴容和應急需求激增,然而,清潔能源的增長勢頭并不是近期才有。
隨著全球各國紛紛提出“雙碳”目標,人們對于碳減排和綠色產品關注度持續攀升。
“這兩年我們看到平臺上以太陽能(000591)引領的清潔能源銷量突飛猛進。”eBay國際跨境貿易事業部家居與園藝品類經理張啟瀛對第一財經表示,隨著世界各國提出“碳中和”等減排目標,對可再生能源的需求增加,以太陽能為代表的清潔能源品類也迎來了跨境電商領域的機遇。
eBay后臺數據顯示,太陽能板、逆變器、鋰電池、控制器和便攜式戶外能源等類目的清潔能源產品,在歐美市場均呈現出快速上升趨勢,中國賣家的市場占有率穩步提高。今年1~2月,清潔能源品類的最大單一體量市場美國,在經歷了兩年的強勁增長后繼續保持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其中便攜戶外儲能漲幅幾近翻倍;在英國,逆變器漲幅近兩倍;在德國,太陽能板和太陽能儲能鋰電池漲幅翻番。
以德國為例,eBay相關數據顯示,疫情暴發至今,德國消費者在搜索產品時,越來越關注可回收、節約資源、無微塑料、氣候中立這些關鍵詞。于今年2月底把“完成100%可再生能源供給,放棄化石燃料”的目標提前到2035年的德國,也讓中國的光伏組件公司在近期收到了更多來自渠道商的咨詢量。
阿里巴巴國際站總裁張闊表示,從2021年10月至今,中國賣家在綠色能源、新能源相關的賽道,基本上都是三位數增長。今年的前兩個月,包括春節期間的增速也一直保持領先,風電機、光能轉換器、能源存儲等設備的銷量都在明顯增加。
從事新能源領域的北京東科聯合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甘磊告訴第一財經,公司的外貿業務占比達30%,受疫情影響,超過70%的外貿生意都已轉到了阿里巴巴國際站這樣的B2B跨境電商平臺。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公司的外貿生意就呈現出翻倍以上的爆發式增長。
海關的統計顯示,2021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總量達88.8GW,同比增長了35.3%,歐洲市場是中國光伏組件出口的第一大海外市場,也是主要的增長來源。根據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的數據,2021年中國光伏組件出口歐洲45.3GW,同比增長54%,占出口總量45%左右。
王皓公司做的獨立清潔能源解決方案,集成了以太陽能為主的清潔能源發電設備和儲能系統,近年來陸續從原來的傳統貿易形式轉型到了像eBay這樣的B2C跨境電商平臺。在他看來,不管是家庭的儲能,還是獨立的清潔能源系統,都還只是剛剛起步,市場飽和度不足10%。在全球減碳的背景下,以太陽能為主的獨立清潔能源系統作為重要的分支,將在未來5年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期。
基于這樣的預判,王浩在去年就把海外倉的貨備到了今年6月,也讓他在“黑天鵝”帶來的生意暴漲中沒有斷貨。根據對市場的判斷,eBay在去年就把太陽能清潔能源定為今年的核心拓展類目。
供應鏈轉型
在“雙循環”新格局和“雙碳”目標下,中國的供應鏈正在通過綠色技術的創新,更多參與到全球的貿易競爭中,也為外貿高質量轉型和中國制造“出海”提供動力。
“從低單價到高單價,從低附加值到高附加值,從原來的成本優先進入到創新和品質優先,這是我們看到中國外貿的一個大的發展方向。”張闊認為,接下來,能代表中國的優秀生產力、整合更多中國供應鏈,并能提供高效服務的商家,才是真正中國制造出海的代表,也將迎來最大的增量。
不只是太陽能,在風電和鋰電池領域,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也在歐洲乃至全球新能源發展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其中,遠景科技集團的智能風機和智慧儲能產品出口到歐洲、拉丁美洲、亞洲等多個國家和地區,已連續多年保持超過40%的平均增速。
除了中國產電動車易捷特成為歐洲電動車市場的網紅,蔚來、小鵬等也都將歐洲作為其出海的首站。遠景動力、寧德時代(300750)、孚能科技、蜂巢能源、比亞迪(002594)、中航鋰電等6家中國動力(600482)電池企業已明確或已經啟動在歐洲建廠。
在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芯片供應短缺等挑戰下,與綠色、可持續越來越緊密關聯的中國供應鏈,也將在國際市場獲得更大的機遇和韌性。
作為鋰電池和電動車的上游供應商,甘磊表示,公司的原材料成本較春節前上漲了20%~30%,預計未來還將呈現上升趨勢,因此他們近年來的研發投入逐年遞增,一方面加大技術的創新和產品的優化升級,做出更多具有差異化且高附加值的產品以增加利潤,另一方面,他們也在努力尋找更加綠色的原材料替代,從根本上緩減原料漲價和供應短缺帶來的壓力。
“2003年,我們出口到歐洲的太陽能板報價是3.5~4美元每瓦,現在已經降到了0.35~0.4美元每瓦,降低了大約90%。”作為太陽能的老兵,王皓親歷了太陽能發電從原本高昂的發電成本到如今只比傳統能源發電高出20%左右的戲劇性變化。而在歐洲能源危機下,兩者成本幾近持平。成本大幅下降的動力,離不開中國光伏供應鏈的蓬勃發展。
王浩目前在做的,是加大創新研發,繼續降低獨立清潔能源的發電成本。在他看來,清潔能源受制于必然會回落的大宗商品的價格,而不可再生能源的價格則受制于它的不可再生性和不斷上升的環保成本,因此他們擁有著更大的超越優勢。除了太陽能,他們還把鋰電池集成在獨立清潔能源的方案中,“隨著中國企業的鋰電池產能擴張,在汽車用鋰電池需求得到滿足后,儲能用鋰電池的生產成本可以在現有基礎上再降低50%~60%,這是明確可預見的”。
作為全部通過跨境電商出口的外貿企業,王皓認為,通過B2C跨境電商平臺可以讓包含銷售和售后服務在內的成本下降30%~40%,這也有利于他們更好地開拓全球生意。
除了外貿,擁有更大的全球化布局雄心的中國企業,也在零碳領域下起了大棋。去年10月,遠景在鄂爾多斯(600295)打造了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通過風能、太陽能和儲能組成智能電力供給系統,在園區發展動力和儲能電池,電池材料、電動重卡、綠色制氫等上下游集成產業鏈,預期創造千億產值,實現碳減排千萬噸。這樣的零碳產業園模式正在輸出到新加坡、英國、法國、西班牙、澳大利亞、中東等地。今年4月,遠景在鄂爾多斯零碳工業園內生產的第一批零碳產品,也將沿著亞歐鐵路輸入歐洲。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