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標題:《石油、天然氣、煤炭比價關系研究》
信達證券
本文作者:左前明、周杰
信達證券分析稱,石油、天然氣、煤炭單位熱量價格波動具有較強的一致性。其中,石油和煤炭價格增速整體保持穩定,而天然氣價格增速波動明顯更大,且出現波動的頻率更高。
一、石油、天然氣、煤炭單位熱量價格分析
石油、天然氣、煤炭單位熱量價格波動具有較強的一致性,尤其是石油和煤炭。
2021年8月以來,在供給緊缺和需求旺盛的雙重作用下,全球天然氣價格一路飆升,進而出現煤炭、石油的緊張,并導致天然氣、煤炭、原油價格連創新高。
2022年2月以來,受俄烏局勢影響,全球能源價格持續暴漲。
單位發熱量煤炭價格明顯低于石油、天然氣價格。
從化學組成來看,煤炭幾乎全由碳原子組成,能源密度低于油氣,理論上更適合用作轉化材料。石油和天然氣主要成分中氫原子占比更大,其單位熱值高,更適合用作燃料組分。
而在能源下游用途上,燃料消費占比在80%以上,材料消費占比為15%-20%。因此,能源屬性領域中煤炭具有明顯的成本優勢。
二、國際能源價格與國內煤價的關系
國際石油、天然氣、煤炭價格變化會對國內煤炭價格產生正向影響。
在我國的能源結構中,“富煤、貧油、少氣”的資源稟賦決定了煤炭在我國能源中的主體地位。我國作為全球最大的煤炭消費國,煤炭供給九成以上由國內生產,進口煤炭在總供給中占比不到10%。
經分析發現國際煤油氣價格與國內煤炭價格具有正相關關系,在分別考慮國際能源價格的作用效果時,國際石油、天然氣、煤炭價格每上漲1個單位,國內煤炭價格將分別上漲0.3204個單位、0.0977個單位和0.4146個單位。
對比分析同等發熱量下國際煤炭價格與國內煤炭價格,如圖6所示,2021年8月之前單位發熱量國內煤價明顯高于國際煤價,國內外煤價倒掛局面持續存在。2021年8月之后國際煤價一路飆升甚至反超國內煤價,步入空前的高價時期,而國內煤價在保供政策打壓下保持相對穩定。
2022年以來,受煤炭供應短缺形勢影響,國際國內煤炭價格大幅上漲,不斷創歷史新高,反映出國內外煤炭供應持續偏緊,且彈性不足,偶發性事件對煤價的影響尤為顯著,煤價高位運行將在長期內持續。
三、石油、天然氣對煤炭價格的脈沖響應分析
石油和煤炭單位熱量價格增速整體保持穩定,而天然氣單位熱量價格增速波動明顯更大,且出現波動的頻率更高。
石油和煤炭的單位熱量價差整體在一定區間保持穩定,天然氣和煤炭的單位熱量價差在2021年8月前相對穩定,在2021年8月后出現大幅震蕩。2022年2月以來受持續升溫的俄烏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影響,國際能源價格暴漲,氣價和油價在高位的震蕩也使得它們與煤炭的價差不斷擴大,從而也助推了近期國際煤價的暴漲。
由于化石能源的相互替代效應,石油和天然氣單位熱量價格波動均會對煤炭單位熱量價格產生影響,且石油價格波動對煤炭價格的正向作用要明顯大于天然氣價格波動對煤炭價格的作用。
由于煤炭具有顯著的比價優勢,國際油氣價格的上漲有望使全球能源消費向煤炭傾斜,加之俄羅斯鐵路運輸能力和港口中轉效率都制約著俄煤出口遠東,這都將有利于國際煤炭價格保持高位。
風險因素:
疫情變化導致國際經濟出現危機式下滑;俄烏戰爭形勢惡化后或緩解后的不確定性;相關能源政策的干擾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