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3·21”東航MU5735航空器飛行事故國家應急處置指揮部舉行第九場新聞發布會,對搜尋最新情況進行發布。
會上介紹,兩部黑匣子的譯碼工作正在進行中,但僅依靠黑匣子數據往往不足以推進相關工作,正在尋找更多的證據。一旦取得重大進展,將及時公布。
目前消防救援隊伍主要任務是搜尋遇難者遺骸遺物和飛機殘骸
廣西壯族自治區消防救援總隊總隊長鄭西介紹,救援進入第八天,目前,消防救援隊伍的主要任務是搜尋遇難者遺骸遺物和飛機殘骸。今天,大型機械對核心區墜機點進行深土層作業,為防止可能殘存的航空器燃油、潤滑油、液壓油、壓縮氣體等易燃易爆氣、液體火災風險,我們昨天開始啟動現場安全監護方案,從外圍消防車集結區鋪設了兩條長約2公里的供液水帶干線到核心區域,準備了中高倍泡沫和釋放器具,設置了防御陣地,同時布置三個流動可燃和有毒氣體檢測小組持續開展可燃、有毒氣體濃度檢測。
連日來,自治區交通運輸廳按照現場搜救組指令,先后組織900余人次開展地質勘探、邊坡監控、施工作業、現場協調等工作,出動小型挖掘機、裝載機、自卸車、平板車、吊機等設備30余臺,累計投放竹排9000余片,在核心區及周邊區域總體開挖土方量17000立方米。今天,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又投入80余人,大型裝載機2臺,14米長臂大型挖機2臺,小型裝載機、挖機6臺。按照民航部門劃定的作業范圍,繼續挖掘飛機殘骸和其他物證。
132名遇難者的DNA比對工作已完成
民航局航空安全監察專員、航空安全辦公室主任朱濤介紹,截至28日12時,累計接待遇難者家屬626人,組織遇難者家屬累計809人次到事故現場悼念。目前,132名遇難者的DNA比對工作已完成,遺骸遺物移交方案和分類移交標準正在逐步完善。
基本掌握飛機殘骸在地下的大致分布和深度
桂林理工大學教授呂玉增介紹,3月23日,組織地球物理探測儀器設備進入飛機墜落核心區進行探測,使用探地雷達、電測深等測定飛機撞擊對淺部巖土層破壞,以及飛機殘骸的分布情況,于24日完成數據處理、解譯,基本掌握了飛機殘骸在地下的大致分布和深度,為研究制定核心區域開挖方案,開展搜尋工作提供支持。
今天早上九時許確定最后一名遇難者身份
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法醫物證技術處處長劉開會介紹,事故發生后,公安部立即制定了遇難者個體識別工作方案,搭建了遇難者身份識別DNA專項比對工作平臺,組織全國20個省區市公安機關,采集132名機上人員生前DNA樣本和親屬DNA樣本。公安部物證鑒定中心派出30人專家組趕赴現場,與廣西200余名公安刑事技術人員一起,開展現場勘查工作。今天早上9時許,比中確定最后一名乘客身份。機上132名遇難者身份全部確認。
1180人組建心理援助隊 最大限度滿足家屬的合理需求
發布會上,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人民政府市長鐘暢姿介紹,事故發生后,梧州市抽調醫護人員、心理專家等1180人組建心理援助隊,按照一戶一策一專班的原則,及時提供心理、生理健康服務,最大限度滿足家屬的合理需求。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