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確診病例96例,新增無癥狀感染者4381例。為應對快速蔓延的疫情,上海已經改造了多個集中隔離收治場所。
“這兩天的重點工作就是大量運轉收治病人。”仁濟醫院黨委書記、隔離救治點醫療隊領隊鄭軍華教授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
上萬個床位等待收治
3月29日上午,由468名醫務人員組成的上海市第十人民醫院醫療隊進駐最新啟用的新國際博覽中心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工作。第一財經記者從內部照片看到,十院醫療隊在出征前召開了“致敬白衣天使”的動員會,數輛大巴將醫護人員和物資一同運往臨時隔離收治點。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新國際博覽中心計劃床位數量約12000個,超過此前世博展覽館計劃的7500個床位。新啟用的收治場所采用邊建設、邊管理的方式運營。
目前世博展覽館的醫療團隊來自仁濟、市一、九院、同濟等醫院的600多位醫護,由呼吸、急診、感染科,以及護理、心理和后勤等人員組成。截至昨天,該臨時集中隔離點已經運營三天。
上海交大醫學院副院長吳正一在3月28日晚接受上海電視臺采訪時表示,分配到集中隔離收治點的醫護人員都是“精兵強將”,而且管理團隊在新冠診療和隔離防控方面都有著相當豐富的經驗。
例如進駐世博展覽館的仁濟醫院醫療隊的246位醫護人員中,有28位來自兩年前的援鄂醫療隊,其中包括首批上海援鄂醫療隊領隊鄭軍華教授。
另據介紹,世博展覽館改建為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僅用了三天兩夜的時間,隔離點滿足“三區兩通道”標準,分設干凈區、半污染區和污染區,能讓醫患分離、潔污分離。
院感防控是頭等大事
對于大型集中隔離點來說,推進院感防控工作、杜絕交叉感染風險是頭等大事。
對此,上海交大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上海市集中隔離點醫療救治組組長、世博展覽館臨時集中隔離醫療救治點總指揮陳爾真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可能患者入住后會感覺這里條件有限,體驗肯定不如自家那么舒適、應有盡有,但對‘三區兩通道’這樣的院感防控要求,在這里是‘頂格’的,執行得非常嚴格。”
陳爾真表示,在啟用這類大型建筑之初,就嚴格按院感防控要求進行改造設計,在啟用后,又從流程上、制度上、人員培訓上進一步拉緊院感防控線。
他還透露,根據國家疫情防控相關要求,上海還在陸續啟用新的臨時集中隔離點,制定集中隔離點的相關標準,進一步細化標準規范,包括院感消毒制度、人員防護制度等。
鄭軍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臨時隔離點收治的大部分患者是無癥狀或輕癥感染者,目前的治療主要以服用中藥或者中成藥為主。此外,臨時隔離點收治病人也有一定的原則和要求,不符合要求的也會轉運出院。第一財經記者了解到,原則上隔離點收治7歲以上、70歲以下,且沒有器質性疾病急性期的患者。
一位在浦東防控指揮部參與救治工作的專家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從這幾天中藥使用情況來看,對阻止這些輕癥及無癥狀患者向重癥發展起到一定的效果。
另據第一財經記者了解,世博展覽館收治的患者中,有不少年輕人,還有很多一家三口、四口一起入住的情況。這也說明在本輪疫情中,基于家庭、工作單位等的社區傳播明顯。
除了臨時隔離收治點以外,此次收治新冠患者的后備定點醫院的改造也在48小時內完成。瑞金北院經過兩天改造后,把腫瘤中心的800個床位擴至2000個床位,集中隔離收治新冠輕癥患者及無癥狀患者;華山北院也通過改造將床位由原來的600個擴大到1200個。
此外,醫聯體也在此次的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例如瑞金-嘉定醫聯體、新華-崇明醫聯體,通過院區的配合以及“分級診療”轉診規范,完成了患者的安全轉運。
瑞金醫院副院長陳海濤表示:“轉為隔離點之前,北院所有在院患者就已經分流,瑞金-嘉定醫聯體內的南翔醫院、安亭醫院分別接收內外科患者,參加質子臨床試驗的腫瘤患者被分流至遠洋院區,重癥患者轉運至總院。”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