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薛是在3月下旬一個周三早晨出門準備買小菜時,才曉得住的這棟樓被封了。
一個大白坐在走廊盡頭,見他走過去,就講“老伯伯,現在不能出去的”。老薛一愣,視線穿過大白,望見走道盡頭的門已關掉。他一時沒反應過來,頓了大概幾秒鐘,問“封幾天?”
對方說:“我這里不曉得。你們等通知,會有人來通知你們的。”
不久前,上海小區里網格化篩查,老薛所在的小區被查出來有人核酸檢測結果異常。這個規模不大的小區里,很快被封了幾棟樓,樓里的居民被通知“7+7”:前7日閉環管理足不出戶,后7日實施社區內健康管理。
在上海這座常住人口近2500萬的超大城市里,每日不斷有人在老去。當有一日遇到今日這樣的疫情,老人們特別是那些獨居的老人,生活就遇到了難題,除了要使用智能手機出示自己的二維碼,配合醫務人員掃碼進行核酸檢測,更難的是每日的吃飯買菜。但現實情況是,這些人中有很多并不能夠和年輕人一樣上網購物,更不要說是拼手速搶購。
當他們遇到無法出門、無法采購來保障自己的正常生活,這座城市應該如何去應對、去幫助這些老人?
不能出門了怎么買菜吃飯
前一日,家里老伴讓老薛去外面買點熟菜備著,他不聽,當時他還說“我們住在市區呀,還怕買不到東西嗎?”現在,老薛有些后悔。75歲的老先生做夢也沒有想到有一天買菜吃飯會有問題。他家住上海市中心的黃浦區,周遭商業繁華,過去數十年來,無論是吃飯還是購物,都相當便利。
老薛的女兒十年前移民澳大利亞。過去,女兒一家會常回上海,最近的一次是2019年。2020年疫情后,老薛和女兒以及小外孫女就只能靠著微信視頻見面。
他與老伴兩人生活。雖然都年過古稀,有高血壓等慢性病,但好在身體總體來說還算健康,平日的生活也算井井有條。可如今一旦不能出門,日常的物資食品采購如何是好?
遠水解不了近渴。想了想,老薛決定抓緊時間給外甥打電話。外甥住得不遠,離自己的住處不過一站路。居家上班的外甥尚未被封控管理,接到舅舅的電話,趕緊跑出去幫老薛采購了一大堆食品物資,送到小區門口,再轉托工作人員送上門,算是解了燃眉之急。
老薛的問題是解決了,但上海約有2500萬人,老薛這樣的老年人不在少數,有些情況比他更顯迫切。在當前的封控管理下,一時半會兒無法出門,讓這些老人有點著急。
徐濤是老薛所在的當地街道居委會的工作人員,最近的疫情讓他和幾個同事忙得團團轉。他們負責的社區里,超過60歲的老人頗多,有些與子女同住,但有些不是。
與子女同住的,情況還好辦一些,獨居的就更為復雜。他遇到過一戶人家,老人已經87歲,女兒家住在閔行區,已被封十天,得知父母這里再被封樓,很是著急。頭一天早上,老人的女兒打了居委會好幾個電話,追問情況,“你們要上門檢測什么的,提前跟我說,我再跟他們(父母)說。”那人還不放心,又問到了吃飯問題。在這個社區,家中老人超過80歲可享受附近街道社區老年人訂餐服務,平日里每日有專人送飯上門,但目前封了樓,不讓外人進入小區,那用餐如何解決?經過溝通,決定讓社區送飯的師傅將盒飯送至門口門衛處,登記好具體信息,再由看護的工作人員送到樓上。
“多想想辦法”盡量互相體諒
封樓的第一日,徐濤和同事們就拉了幾個群,在群里發布消息:“今日封樓第一日,各方面都在協調,請各位業主理解,謝謝配合,居委物業也在盡最大能力完成這次抗疫任務。如有不足之處,也請各位諒解。謝謝。”
封閉小區和樓洞這類特殊情況,此前絕大多數的市民都未曾遇到。除了日常物資用品的保障外,對于很多老年人來說,看病配藥也值得關注。
徐濤遇到過一位60多歲的獨居阿姨,封樓第一日,那個阿姨在群里說,“我是要配藥的,一天要吃十幾種藥呢”。工作人員隨后征詢社區醫生,幫阿姨在網上買了需要的藥,隔了一天送到了。
“辦法是人想出來的,總歸有辦法的。”徐濤說。
家家戶戶各樣的情況不少,各類問題都需要居委會、物業、保安、志愿者、大白多方面來溝通、協調、安排,有時候時間長了,也免不了引起居民的抱怨。
相關工作人員不是沒有被隔離期間的居民責怪過,比如送的急件快遞不及時,居民家里物資一時半會兒買不到質問居委會工作人員是否發放物資,工作人員回復稱暫時需要自行網購,有人就直接懟回去:“那你幫我買買看?我把錢轉你。”
封樓的第三日,老薛所在的小區發了兩大包蔬菜,群里不少人回復:“這幾天總算不愁了,已收到小菜。”包括之前那些有各種抱怨、與工作人員產生過齟齬的居民,也沒忘道一聲謝謝。
特殊情況下,人們的焦慮常有,但做相關工作的人,被頂在第一線,壓力有時候需要自己去消解。有一日,一戶人家在微信群里@徐濤,希望他給家里的老人去小區對面的盒馬買某品牌的鮮牛奶。對方說,家中老人已有兩天沒喝牛奶,但目前網上訂不到,希望工作人員可以去幫忙買一下,謝謝。措辭客氣,也有正當的理由,可小區的工作人員有限,走不開。見健康管理群里沒人回復,對方就一直艾特他。
徐濤心里想著,他又不是送外賣的,但最終還是拿了兩盒牛奶到這棟樓處,交給樓下的大白,叮囑道,“送到XXX室,就說這是居委會給他們的,不要收錢的。再跟他們說,對面盒馬已經關掉了。”因封控消殺等原因,附近這間超市那時閉店了兩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從數據上來看,上海目前是全國老齡化程度最高的超大型城市,亦是中國最早邁入老齡化城市之一。
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經濟社會發展統計圖表: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超大、特大城市人口基本情況》,上海市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為23.38%,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數量約為581.5萬人。
上海市老齡辦、衛健委、統計局此前聯合發布的《2020年上海市老年人口和老齡事業監測統計信息》顯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全市戶籍人口1478.09萬人,其中60歲及之上老年人口533.49萬人,占人口總數的36.1%。
突如其來的社區封控讓不少獨居老人措手不及,而隨著時間的推進,不少部門也作出了相關的應對措施。
東方購物總裁助理鄭玥琪日前在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公司目前已經開始關注老年人比較多的區域,比如向黃浦區4個封控小區的長者提供民生商品。東方購物的蔬菜供應從服務黃浦區四個街道的封控小區開始,逐步擴大保供范圍。上線至今,已供應蔬菜約萬套,其中半數以上為老年用戶。東方購物注意到,部分老年人有完全用不來微信、支付寶等手機支付的情況,所以接受貨到付款。
而對于已經解封或尚未被封控地區的還能外出采購的老人,一些企業商戶也在提供更多便利服務。沃爾瑪就宣布,從3月30日開始,其所有線下營業門店提前半小時營業,開設關愛購物專場,以此緩解老年人以及行動不便者買菜難的問題。有需要的顧客可憑老年證等相關證件進入關愛購買專場。同時,門店同步開設專用結賬通道,提升便利性。
(文中徐濤為化名)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