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病毒不斷變異,奧密克戎更是到處肆虐。一方面,很多人過于輕視,認為它不過是大號流感;另一方面,不少人又過于“重視”,擔心各種后遺癥。
有傳聞稱,奧密克戎甚至會帶來200多種后遺癥。
對此,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感染病科、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教授指出,這種說法大大夸大了感染奧密克戎的后遺癥。
作為一種病毒感染,奧密克戎和兩年前經常侵犯下呼吸道的新冠原始病毒類型相比,主要局限于上呼吸道。只要患者免疫功能正常,后遺癥很少會出現,基本上可以完全康復。
目前,奧密克戎感染者95%以上是無癥狀和輕型,普通型也只有3%-5%,重型和危重型罕見。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3月中旬,英國牛津大學Gwena?lle Douaud教授團隊曾在《自然》雜志上發表研究指出,感染新冠病毒者的與氣味相關的大腦區域(眶額皮質和海馬旁回)明顯減少,初級嗅覺皮層相關的區域組織損傷更大,并且整個大腦的體積減小。
與未感染的參與者相比,這些影響的變化范圍從0.2%到2%不等,其中最大的損傷區別出現在感染者的海馬旁回和內嗅皮層。
研究發表后,“感染新冠加速大腦萎縮”的說法流傳甚廣,不過這次研究針對的是2020年上半年到2021年上半年英國普遍流行的阿爾法毒株,還有部分貝塔、伽馬或早期原始毒株,而非當下流行的奧密克戎。
奧密克戎是否也會導致同樣的情況還有待研究,而當下科學界的共識是從原始毒株到奧密克戎,傳染性越來越強,毒性則越來越弱。
1月11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伯禮也指出,“奧密克戎”有沒有后遺癥,現在還不清楚,不過根據國外的數據分析,新冠肺炎的后遺癥還是比較多的,遠遠高于流感。
據感染奧密克戎并轉陰后的年輕人反應,仍會出現渾身乏力、食欲下降、嗜睡等現象,而發病時病癥越輕微,轉陰后恢復就越快。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