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5日3時20分,我們迎來清明節氣。今天也是清明假期的最后一天。
二十四節氣中只有清明既是節氣又是節日。桃花綻放,楊柳泛青,鶯飛草長,風輕雨潤,處處給人清新明朗之感,“清明”由此得名。
掃墓祭祖、踏青是清明的兩大主題。在這一天掃墓祭祖,表達對先人的思念之情;掃墓之余,一家老少踏青郊游放風箏,一抒整個嚴冬的郁結心胸,也成為清明節風俗的一項重要內容。
在我國24個節氣之中,清明是唯一一個放假的。同為節氣,為什么清明可以“升級”為節假日呢?
視頻
據央視網科普,清明最初是一個節氣,一般在每年公歷的4月5日左右,這時天氣清澈,景物明晰,所以古人稱之為清明。
由于清明節和寒食節日期很接近,人們便經常把二者合一,漸漸地,清明節吸收了寒食節的祭祀祖先的傳統,由農事節氣演變為一個敬天法祖、慎終追遠的節日了。
除了掃墓祭祖以外,踏青、蕩秋千、放風箏、植樹、折柳、蹴鞠、甚至斗雞等等,都是清明節的傳統習俗。
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話題標簽:清明節放假節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