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小康網訊據工信部官網7日消息,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學技術部、生態環境部、應急管理部、國家能源局近日聯合印發《關于“十四五”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石化化工行業是國民經濟支柱產業,經濟總量大、產業鏈條長、產品種類多、關聯覆蓋廣,關乎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綠色低碳發展、民生福祉改善。“十三五”以來,我國石化化工行業轉型升級成效顯著,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穩步提升,石化化工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但行業創新能力不足、結構性矛盾突出、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綠色安全發展水平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
《意見》中提出了“十四五”期間高質量發展的主要目標。到2025年,石化化工行業基本形成自主創新能力強、結構布局合理、綠色安全低碳的高質量發展格局,高端產品保障能力大幅提高,核心競爭能力明顯增強,高水平自立自強邁出堅實步伐。到2025年,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占主營業務收入比重達1.5%以上,突破20項以上關鍵共性技術和40項以上關鍵新產品;大宗化工產品生產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產能利用率達到80%以上;乙烯當量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化工新材料保障水平達75%以上;優化產業布局,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任務全面完成,形成70個左右具有競爭優勢的化工園區;推動數字化轉型,石化、煤化工等重點領域企業主要生產裝置自控率95%以上,建成30個左右智能制造示范工廠、50家左右智慧化工示范園區;揮發性有機物排放總量比“十三五”降低10%以上,本質安全水平顯著提高,有效遏制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
在提升創新發展水平方面,明確提出完善創新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構建重點實驗室、重點領域創新中心、共性技術研發機構“三位一體”創新體系。同時,加快重要裝備及零部件制造技術攻關,開發推廣先進感知技術以及過程控制軟件、全流程智能控制系統、故障診斷與預測性維護等控制技術,增強創新發展動力。
在推動產業結構調整方面,有序推進煉化項目“降油增化”,延長石油化工產業鏈。增強高端聚合物、專用化學品等產品供給能力。嚴控煉油、磷銨、電石、黃磷等行業新增產能,禁止新建用汞的(聚)氯乙烯產能,加快低效落后產能退出。加快煤制化學品向化工新材料延伸,煤制油氣向特種燃料、高端化學品等高附加值產品發展。
在優化調整產業布局方面,要統籌項目布局,推進新建石化化工項目向資源環境優勢基地集中,推動現代煤化工產業示范區轉型升級。持續推進城鎮人口密集區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搬遷改造。引導化工項目進區入園,推動化工園區規范發展。新建危險化學品生產項目必須進入一般或較低安全風險的化工園區(與其他行業生產裝置配套建設的項目除外),引導其他石化化工項目在化工園區發展。
在推進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特別提出要打造3至5家面向行業的特色專業型工業互聯網平臺及化肥、輪胎等基于工業互聯網的產業鏈監測系統。發布石化化工行業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推進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智慧園區等示范標桿引領,強化工業互聯網賦能。
在加快綠色低碳發展方面,發揮碳固定碳消納優勢,有序推動石化化工行業重點領域節能降碳,推進煉化、煤化工與“綠電”、“綠氫”等產業耦合以及二氧化碳規模化捕集、封存、驅油和制化學品等示范。同時,發展清潔生產,構建全生命周期綠色制造體系。積極發展生物化工,基于非糧生物質制造大宗化學品,強化生物基大宗化學品與現有化工產業鏈銜接,實現對傳統化石基產品的部分替代。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