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的安安、康康小朋友:所有的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負重前行。這次選擇穿上白色防護服,是我做的最正確的決定。你們這兩個小家伙,每天的工作量是其它小貓咪的好幾倍,當然帶來的歡樂也是其它小貓咪的好幾倍······”寵物隔離結束后,它們獲得了志愿者的手寫信。
3月中旬,深圳福田區上沙社區塘晏村部分居民實施異地集中健康監測,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接受福田區沙頭街道辦的委托,建立了愛心寵物驛站,承擔起為隔離人員照料寵物的任務。
“這只貓咪沒拉便便需要潤腸藥,那只貓咪水喝完了要及時加水······”幾十位專業寵物醫生在寵物驛站進行志愿服務,讓驛站的200多只寵物隔離后平安回到了主人身邊。
愛心寵物驛站圓滿完成任務撤場后,深圳對于隔離人員寵物管理工作還在逐漸展開。深圳宣布,全國首個解決新冠肺炎集中隔離人員寵物托管和風險管控問題的寵物托管中心即將投入使用。
深圳福田上沙社區塘晏村,醫生志愿者們正在將寵物送往安置點。受訪者供圖
一夜搭建完成寵物驛站
3月中旬因疫情防控需要,深圳福田區塘晏村部分居民實施異地集中健康監測,疫情中的寵物如何安置,牽動了所有人的心。3月16日晚上,塘晏村所屬的沙頭街道辦的工作人員找到深圳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委托對方建立寵物驛站。
新瑞鵬寵物醫療集團大灣區負責人劉偉告訴新京報記者,沙頭街道辦的工作人員表明來意后,他們當即找到一位寵物醫生、兩位寵物助理醫生去塘晏村了解情況。“那天晚上我們召開了緊急會議,同事們都很支持,很多人報名參與。”
3月17日下午,寵物醫生楊俊鋒和同事們來到塘晏村附近的臨時安置點,準備建設一個愛心寵物驛站。
愛心寵物驛站,身穿防護服的楊俊鋒正在檢查寵物狀況。受訪者供圖
到達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接受基本的防疫知識培訓,學會穿脫防護服。先戴上手術帽,然后連帶鞋子將自己整個套進連體防護服里,戴上N95口罩,再戴好防護服上的帽子和防護面罩。除此之外,手上還要戴兩雙橡膠手套。在這里,楊俊鋒第一次穿上了防護服,也第一次體驗到衣服被風吹干后又反復被汗水濕透的感覺,甚至還能通過佩戴感覺來區分不同廠家的N95口罩。
當天做好個人防護措施后,志愿者們選定了塘晏村旁邊的綠道作為寵物臨時安置點。因為很多志愿者都是寵物醫生,他們直接從醫院帶來了寵物用品、藥品、食物以及血液分析儀等檢查設備。
3月17日晚上11點,政府緊急調集的藍色集裝箱(活動板房)、空調等設備到達。志愿者陳進豪告訴新京報記者,為了能讓寵物盡快得到安置,志愿者們連夜工作,“我們從11點開始,一直干到凌晨2點,完成了7個集裝箱的基本搭建。”
陳進豪說,“我們想把這里變成一個臨時的寵物醫院,布置得很用心。”之后志愿者又對每個房間進行了布置,終于趕在第二天早上5點之前,將愛心寵物驛站布置完成。3月18日愛心寵物驛站正式投入使用。
將獨自在家的寵物送到愛心驛站
沙頭街道辦工作人員告訴新京報記者,3月17日,他們接上級通知得知成立了愛心寵物驛站,將解決隔離居民寵物無人照看的問題。
“隔離酒店不允許帶寵物,有些居民的寵物被留在家里。我們當天就開始聯系居民登記報備,由志愿者上門將寵物帶到愛心驛站。”沙頭街道辦工作人員稱,志愿者和居民溝通后,會采取上隔離點取鑰匙、破門等方式將獨自在家的寵物送到接收點。
“每個小區居民樓都設有樓管,居民可以聯系他們將寵物托寄,另外街道辦聯合寵物驛站對外開放了寵物熱線,居民也可以隨時撥打。”
陳進豪告訴新京報記者,當時塘晏村屬于封控區,他們在塘晏村中心設立了接收點,由固定的幾名志愿者負責接收。之后再由司機把寵物從接收點送到寵物驛站。
“寵物主人或代送人員要先給寵物消毒,再由志愿者帶到塘晏村里的接收點。到了接收點我們會再次對寵物進行消毒,寵物裝上車往驛站運輸以及下車接收的過程中都會消毒。”
季光正將接收到的貓咪送往安置點。受訪者供圖
每個志愿者都有具體的分工。季光是在塘晏村接收點工作,他除了日常接收寵物的消毒工作外,還要收集居民送來的登記表,記錄好每個寵物主人的聯系方式;把寵物的名字、年齡、品種、特點制作成卡片貼到籠子上;幫助寵物主人了解寵物在隔離期間會怎樣生活······
在驛站大本營,志愿者分早晚班工作,有人專門負責照顧貓,有人專門負責照顧狗,有的志愿者承擔了客服的責任,和寵物主人溝通聯系,在建立的寵物照料群里,向寵物主人們分享“毛孩子”在寵物驛站里的點滴。
“我們來幫你們照顧好‘毛孩子’”
3月17日,陸續有寵物被送到愛心寵物驛站。楊俊鋒主要負責寵物貓的照料,最先接收的是兩只成年貍花貓,一只叫榴蓮,一只叫菠蘿。
剛拎出貓包時,楊俊鋒怕它們害怕,特意讓它們躲在草叢里,時不時進去看一下。“它們躲在那里默不作聲,放到籠子里后,它們都縮在角落里,非常警惕。”
楊俊鋒告訴新京報記者,很多寵物到了新的環境都會出現應激反應。剛送過來的貓咪,有些不怎么吃東西,有些怕生,甚至還會有攻擊性,不讓人碰,一伸手就會抓人。“它們不認可我們,覺得我們對它有威脅。”
接收來的寵物被安置在愛心寵物驛站。受訪者供圖
在照顧寵物驛站的貓咪時,大家都是小心翼翼的。換水、換貓砂有時需要兩個人打配合才能完成——一個人吸引貓的注意力,另一個人趕緊把食物加上,把水換了。但仍有志愿者在給貓咪添水時,防護手套被抓破。“后來我們換了特別長的水壺,才好點。”
適應了三五天之后,寵物們對志愿者的敵意沒那么明顯了。楊俊鋒說,“甚至在貓咪狀態好的時候,還可以擼貓。”
寵物驛站有5個集裝箱用來安置貓咪,2個集裝箱安置狗狗,還有另外兩個崗亭安置需要重點觀察或隔離照顧的寵物。
早班志愿者負責給寵物護理、做記錄,哪只寵物沒拉便便需要潤腸藥物,哪些精神狀態不佳需要多照看,都會被詳細記錄;夜班的志愿者更多的是負責巡查,寵物籠門雙鎖雙扣,每個集裝箱門口也要上鎖。每天每個地方都要檢查一遍并拍照記錄。
因為喜歡動物,楊俊鋒選擇成為一名寵物醫生。他說,“我很清楚對每個寵物主來說,貓狗不再只是動物,而是家人一樣的存在,所以我希望在這段時間內能替他們好好照顧這些‘毛孩子’。”
“‘毛孩子’們順利結業”
劉偉告訴新京報記者,從3月17日到22日,他們所負責的愛心寵物驛站共接收201只寵物,包括140只貓、52只狗、1只兔子、1只鴨子以及7只倉鼠。
將寵物安置到驛站后,深圳市動物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每天到驛站指導消殺,也會通過采集驛站內寵物皮毛、生活環境以及糞便的樣本,給寵物做咽拭子、肛拭子等方式檢查寵物的安全。
楊俊鋒說,“剛開始在寵物驛站時,每天都會有很多救護車從塘晏村進出。后來,我看著救護車越來越少,有次工作了一晚上只看到了一輛救護車。”深圳福田區的疫情慢慢被控制住了。
4月6日,深圳福田區上沙社區塘晏村愛心寵物驛站志愿者合影。受訪者供圖
4月3日,深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微信公眾號發文稱,市場管理局派出多名來自深圳市質量安全檢驗檢測研究院動物疫控中心的技術骨干,參與福田上沙愛心驛站防疫工作,對上沙寵物驛站開展新冠病毒應急檢測,累計采集寵物環境樣品715份,檢測結果全部為陰性。
分別的日子很快來臨。照顧寵物的專屬大白有些舍不得,給這些“毛孩子”手寫了一封信,并為它們頒發“榮譽證書”。
“真正養寵的人,是把寵物當作孩子看的。14天隔離相當于寵物的14天‘夏令營’。現在夏令營結束了我們為它們頒上結業證書。”劉偉說,”希望能夠緩解寵物和寵物主人隔離后的情緒焦慮。”
季光給小動物安安、康康的手寫信。受訪者供圖
寵物驛站撤場后,隔離人員寵物管理工作在深圳繼續延續。
4月3日,深圳市場監管局發文稱,為了進一步規范對于隔離人員寵物的管理工作、徹底消除市民群眾的顧慮與擔憂,深圳市寵物集中托管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試運行。
據了解,深圳市寵物集中托管中心位于光明區光明街道逕口社區,占地面積8500平方米,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正式運行后,犬、貓寵物托管的最大容量為300只。寵物集中托管中心對場地進行了合理的規劃和布局,將為接收的新冠肺炎集中隔離人員的寵物提供觀察、護理、健康監測和醫療保障服務。
新京報記者 吳夢真 實習生 秦巍峰
編輯 劉倩
校對 盧茜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