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仿佛回到了五年前:馬克龍即將在2022年法國大選中迎戰歐洲“最危險的女人”——勒龐。只不過,馬克龍現已不再僅是匹“黑馬”,而勒龐的態度也不似五年前那般鋒利。
法國商業調頻電視臺援引埃拉貝民調公司的最新統計數據報道,在2022年法國大選第一輪投票中,現任法國總統馬克龍和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候選人勒龐,分別以約28.3%和約23.3%的支持率領跑,極左翼政黨“不屈法國”黨的候選人梅朗雄以21.2%的支持率位居第三,傳統左右翼大黨均鎩羽而歸。這樣的結果意味著,馬克龍和勒龐將在兩周后上演2022年法國大選的“巔峰對決”。
從其他數據來看,馬克龍和勒龐的第一輪得票率均高于2017年。而第一輪投票棄票率則高于25%,創2002年來新高。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家對外開放研究院、全球創新與治理研究院研究員趙永升教授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從第一輪投票結果來看,法國政壇重現了2017年的一幕,反映了傳統政黨依然式微、法國政黨碎片化加劇,及法國大選去政黨化,但這背后也蘊藏著變化——極右翼得票率和棄票率日益高企,說明民眾對現任政府不滿情緒逐步加重。
法國政壇重演“合縱連橫”
與往年相似,各黨派在出口民調公布后重演“合縱連橫”。落敗的社會黨、共和黨、綠黨候選人均表示將支持馬克龍,勒龐僅有澤穆爾一位支持者。作為得票率第三的梅朗雄則沒有明確表態,僅呼吁支持者不要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勒龐。
趙永升認為,除澤穆爾外,之所以多數政黨候選人迅速向馬克龍倒戈,一方面是因為近年來法國傳統政黨及馬克龍所屬的共和國前進黨的政策逐漸趨同,且在政治光譜中不斷向中間靠攏,支持馬克龍可以助其傳遞執政理念。此外,這還可以與馬克龍“交易”,以期在未來的組閣中換取部長席位。
自法國前任總統奧朗德執政以來,傳統左翼大黨社會黨便呈現“向右轉”的特點。為解決大規模失業問題,奧朗德在執政后期直接放棄了反緊縮政策原則,并在社會黨內重用傾向于進行自由主義改革的右翼,而被他啟用的時任總理瓦爾斯更是被黨內左翼譏諷為“社會黨版薩科齊”。
在本屆大選中,傳統右翼大黨共和黨的候選人佩克雷斯則以釋放法國經濟活力為抓手,并提出與馬克龍政見相似的養老金改革計劃。不過,這也使她為人詬病——其競選綱領毫無亮點。
趙永升進一步表示,法國主流政黨政策之所以日益相近且模糊化,是因為近十幾年來法國社會經濟變遷,導致社會階層趨同,“無論白領、藍領,他們的訴求和面對的問題都愈發一致。”
直到20世紀80年代,法國政治光譜還是由兩個相對整齊的社會群體構成:左派社會黨吸引的是低技能工人階層,右派的支持者則包括技術人員和中小企業家。“但隨著產業變遷和科技革命,大機器生產賦予了工人階級更多的技能與智慧,而擁有高技能的‘碼農’也不得不受困于科技企業的格子間中。”趙永升表示。
除政策以外,趙永升認為,各黨派反對勒龐的更深層次原因,在于價值觀。“雖然態度有所軟化,但反歐盟、反移民仍是勒龐高舉的一面大旗,這背后的本質則是反全球化,這與非極右翼政黨的價值觀明顯相悖。”他說,”可能人們并沒有那么喜歡馬克龍,但由于討厭勒龐,他們仍然會在第二輪投票中支持馬克龍。”
在第一輪投票后發表的演講中,勒龐重申她將成為“法國人的總統”,而她身后的旗幟仍僅有一面法國國旗。與此相對,馬克龍的身后則插上了法國國旗和歐盟的旗幟。
購買力問題或成選戰焦點
按照法國政治傳統,進入第二輪投票的候選人將在最后投票日前展開辯論。根據當前公布的競選綱領,馬克龍和勒龐在退休養老制度、移民、歐盟政策和自由貿易等議題上仍有較大分歧。
趙永升認為,由于馬克龍為在任總統,而勒龐為反對黨候選人,在接下來的兩周論辯中,或將呈現勒龐“攻”、馬克龍“守”的局面。有鑒于上述分歧多為老生常談,勒龐可能不會再著墨更多。最有可能的情況是,勒龐將在購買力問題上對馬克龍的施政政策發難,在購買麥肯錫咨詢服務的問題上“咬”緊馬克龍本人。
烏克蘭危機導致能源價格飆升和原材料短缺,正將法國經濟帶入以高通脹和低增長為標志的時期。法國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3月,該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同比上升4.5%,創1997年以來新高。法國宏觀經濟研究所(OFCE)副主任普拉那(Mathieu Plane)稱,在過去五年,對于收入最微薄的近200萬法國人而言,他們每年的購買力減少了約280歐元。
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法國政府向月凈收入低于2000歐元的民眾一次性發放通貨膨脹補貼,工薪階層、自由職業者、失業人員等將因此受益。馬克龍還打算推出固定燃油價格、降低燃油稅等舉措。
趙永升認為,馬克龍雖提出了緩解通脹的問題,但其實都是短期“藥方”。更重要的是,他發出去的錢將從哪里來?一般而言,這主要通過征稅和舉債兩種方式。但在競選綱領中,馬克龍已表示將削減生產稅等一系列稅收。目前,法國財政赤字占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已飆升至5%。而根據歐盟劃定的紅線,這一比例不應超過3%。
“麥肯錫事件也可能將成為一個定時炸彈。”趙永升表示,“2017年,被視為總統熱門人選的共和黨候選人菲永正是因為‘空餉門’而被橫掃出局。不過,如果麥肯錫事件僅是法國政府行為,而與馬克龍本人并無直接關聯,這將不會成為馬克龍連任的一個風險點。”
此外,趙永升還稱,由于第一輪棄票率創近幾次法國大選新高,如果第二輪投票仍呈現此態勢,也將為法國大選增添不確定性。即便馬克龍連任總統,由于過低的投票率無法代表整體民意,馬克龍日后的改革將舉步維艱。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