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恒瑞醫藥(600276)發布公告稱,公司董事會近日收到公司副總經理鄒建軍的辭職報告,因個人原因辭去上述職務后,鄒建軍將不再擔任公司任何職務,其負責的相關工作已進行交接,本次人事變動不會影響公司相關工作的正常開展。恒瑞醫藥同時宣布,任命張曉靜為恒瑞醫藥副總經理、首席醫學執行官(腫瘤),任命王泉人為恒瑞醫藥副總經理,據悉,后者也是恒瑞目前最年輕的高管。
新高管亮相,繼續踐行創新、國際化雙輪驅動戰略
據了解,張曉靜2019年加入恒瑞醫藥任子公司副總經理,分管臨床研發腫瘤醫學部,負責腫瘤創新藥的臨床開發及未上市新藥研究等事務。張曉靜在醫藥行業從事中西方臨床實踐和臨床研發將近20年,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具備全球創新藥研發背景和優秀的領導才能。她曾有4年在省級腫瘤醫院血液內科和腫瘤內科擔任住院醫師、主治醫師的經歷;2007年進入諾華制藥,擔任腫瘤領域部分產品的醫學負責人,負責多個腫瘤產品在中國及亞太其他地區的臨床研究及申報上市;2009年至2019年在拜耳醫藥全球研發中心(中國及美國)工作,歷任資深醫學專家、腫瘤領域部分產品全球臨床研發負責人。今后張曉靜將承接臨床研發領域的重要領導工作,繼續平穩推進恒瑞醫藥腫瘤管線臨床研發工作。
公告稱,公司同時新任命一位副總經理王泉人,據了解,他也是恒瑞目前最年輕的副總經理。出生于1986年的王泉人于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獲得博士學位后,在2014年加入恒瑞醫藥,從事抗腫瘤新藥臨床開發工作,主持開展多個1類新藥及聯合用藥的臨床開發。2021年至今任子公司副總經理,分管臨床醫學、臨床藥理、臨床統計等事務。經過在恒瑞長期以來的歷煉,王泉人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研發經驗,今后他將承擔帶領腫瘤領域其它項目的臨床研發職責。
據了解,恒瑞醫藥目前打造了一支專業化、能力全面的創新藥研發團隊,覆蓋全球前沿技術領域,形成梯隊化的產品管線,尤其在腫瘤領域有豐富的管線布局,并已形成完善的臨床研發流程和機制,公司的整體產品開發和核心技術發展基于整個研發團隊的整體協作和統籌運營,兩位新高管上任之后,將繼續在公司創新、國際化發展戰略引領下,保障臨床開發的延續性和穩定性,推進恒瑞目前臨床開發項目的主要工作內容,包括各臨床開發項目的開發進展、臨床試驗設計等。
同時,恒瑞海外臨床研發各項工作也在穩步開展,去年10月,恒瑞醫藥任命醫學領域專家Joseph Eid博士擔任公司歐美首席醫學官,負責恒瑞在歐美區域的藥品開發和醫學事務,目前恒瑞打造國際化臨床研發團隊、布局創新藥物國際臨床試驗的步伐不斷加速,公司創新、國際化雙輪驅動戰略持續深化推進。
加強人才戰略支撐,研發穩步進展
恒瑞醫藥此次高管更迭,體現了恒瑞在堅持創新與國際化雙輪驅動戰略下的人才布局。
恒瑞醫藥相關負責人表示:恒瑞醫藥長期以來尊重人才價值,將吸引人才、培養人才作為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人才戰略,不斷加強人才能力建設、人才儲備培養計劃,全面推進創新、國際化人才布局。近年來,公司研發力量不斷增強,且研發人員占員工總人數的比例保持穩定,為持續推進科技創新和國際化發展戰略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支撐。恒瑞在美國、歐洲、澳大利亞、日本和中國多地建有研發中心或分支機構,圍繞創新產品發現、開發、臨床研究、注冊申報搭建了較為完善的研究機構和人才梯隊,這些專業化、能力全面、架構完善的創新藥研發團隊,成為持續穩定完成創新計劃的有力保障,公司創新研發各項工作得以穩步高效開展。
目前恒瑞國內上市的創新藥已達10款,50余個創新藥正在臨床開發,240多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其中,有25個創新藥項目獲準開展全球多中心或地區性臨床研究,其中8項為國際多中心Ⅲ期項目,并有多項研究處于準備階段,共啟動86家海外中心。恒瑞建設了多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平臺,覆蓋全球前沿技術領域,形成梯隊化的產品管線,在腫瘤領域擁有豐富的研發管線,覆蓋激酶抑制劑、抗體藥物偶聯物(ADC)、腫瘤免疫、激素受體調控、DNA修復及表觀遺傳、支持治療等廣泛研究領域。與此同時,恒瑞在自身免疫疾病、疼痛管理、心血管疾病、代謝性疾病、感染疾病、呼吸疾病、血液疾病、神經系統疾病等非腫瘤領域也進行廣泛布局。豐碩研發成果的取得,離不開持之以恒的研發投入,近年來,恒瑞醫藥研發投入連年保持高速增長,2020年達到近50億元,2021年前三季度已超過40億元,研發投入占營收的比重逾20%,創公司歷史新高。
對于此次新高管任命,恒瑞醫藥副總經理、全球研發總裁張連山表示,“我們非常高興張曉靜、王泉人進入恒瑞高管團隊,這也是我們研發領域管理人才專業化的進一步體現。他們的晉升將助力恒瑞進一步加強內部研發與創新能力,加快公司創新的步伐,為實現恒瑞‘專注創新,打造跨國制藥集團’的發展愿景帶來新的動能。”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