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上海閃送員,今年33歲,江西撫州人,最近我因為在網上發了幾個送菜的視頻,被很多人關注點贊,后面就有很多人聯系我找我幫忙買菜或者送一些東西。這些天找我的人很多,看到那些求助的信息心里很不好受,所以就想把這幾天看到的寫一寫,希望有更多的人可以相互幫助,共同度過難關。
(我發到網上的視頻有很多人在看)
疫情很嚴重的時候,公司問有誰志愿出來接單,組織志愿隊伍。我是3月27號報名的,我看著人們都被隔離在小區,工作生活都受到影響,所以想著自己能多跑跑,也算是為疫情做貢獻了,所以就報名了。公司給我們提供了保供證明,只要我們的隨申碼是綠碼,而且每天能夠提供48小時核酸陰性檢測報告,就允許我們出來給大家送東西。我每天會去仁濟醫院做核酸報道。不過由于小區擔心交叉感染,出來后就不讓回去,這幾天一直住在外面。
(我每天買的菜都會大包小包的放滿整個電瓶車)
當時產生拍視頻的這個想法,也是因為看到很多人急缺生活物資在網上求助,我拍視頻出來讓大家多一個購買送貨渠道,也讓更多人參與到送單的志愿者隊伍中。當時也沒想到會上熱門,兩三天后再看就很突然一下子特別多人給我點贊關注,也有很多人留言讓我注意防護、問我能不能幫送,那幾天播放量最多的一條視頻有10多萬人觀看。
因為太多人給我留言私信,我根本聯系不過來,所以我就在評論里留下了手機號,也向他們承諾遞送代購絕對不會加價,結果當天就有1000多個人加我微信,還有很多人一直給我打電話,直到打得我手機沒電。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大家看到我在評論里一直有回復,而且還把手機號公布出來了,所以特別多人關注我、想找我。每天加我的1000多個人里,男女老少都有,缺菜的、缺水果的、缺藥的還有缺奶粉,甚至缺鍋的,他們都想向我求助,幫他們送一點東西。
(我給大白交接物資)
但我一個人能力實在有限,急需幫忙的人又太多,不能每個人都幫到,所以我就喊上了兩外兩個江西老鄉閃送員一起出來跑,他們每天都會幫我分擔訂單,在外面跑的時候也會從閃送平臺上接單。多一個人多一份力量,盡可能多幫一個是一個。
(凌晨我給一位陽性患者送冰箱和蔬菜)
現在我每天從早上8點多出去,一直會跑到晚上11點之后,中午我一般也沒時間吃午飯,給用戶送東西的時候順便給自己買些小面包吃,也會買可樂喝,因為汽水比較脹肚子。晚上我家那邊有個開飯店的老鄉那還有點吃的,他每天會給我留點飯。
現在大多數訂單都是買菜、買米、買藥的訂單,很多求助人都希望我買盡可能多的東西,為了湊齊,我會跑好幾個店,因為很多店就只剩下水果,或者只剩下一點蔬菜,所以經常是大多數時間都花在采購上,買東西兩三個小時是很正常的。有時候也確實買不到了,他們都跟我說能理解。
(跑了好幾個店才買到的新鮮蔬菜)
這幾天我也遇到了一些印象深刻的單子,前兩天有個人給我打電話又發短信,說他父親在化療,但是家里比較困難,一家人吃了20多天的面條,他拜托我一定給他買點肉、蛋這些蛋白質的食品。我當時就說絕對會給你送到!然后我就去好幾個地方買了牛肉和雞蛋牛奶之類的送過去。
(這幾天我收到了很多類似的求助短信)
他收到后給我發了很長的微信,說他爸爸本來就因為手術非常憔悴,如果不是這些吃的,他爸爸肯定還會遭受更大的痛苦。他說等疫情結束之后,一定會親自登門給我道謝,甚至還說是他爸爸的救命恩人。
還有一個來上海給孩子看病的媽媽,她帶著孩子一到上海就被隔離了,孩子沒奶粉吃特別著急。她看到我的視頻后,就給我打了2、30個電話,她朋友、她家里人都給我打電話,我開始不敢給幫她,因為現在開門的店很少,小孩子的奶粉又要吃放心的,我怕買到出問題。但是她一直求我,我確實不忍心,晚上11點之后到處跑了幾個小時才買到。
當時都已經凌晨3、4點了,那個媽媽說孩子當晚一直在哭,餓得睡不著覺,看著孩子挨餓她特別心疼。后面奶粉送到后孩子吃好后終于安穩睡著了,她和她的家人朋友都給我發了短信,她的老公還給我打了電話說特別感謝我,要留下聯系方式以后回報。
(給一個老鄉送東西之后她給我的祝福)
我聽到這些感謝之后很開心,也很有成就感,覺得自己做這些事很值得。不過就是委屈我老婆和爸媽了,他們在家鄉還是有點擔心,昨天和老婆視頻的時候她就說我瘦了不少,眼窩都凹進去了,幸好老婆和兩個孩子都在老家,我自己瘦點沒事。而且我還算好的,跟我一起跑的那個閃送員老鄉胖子,本來180多斤,這兩天至少減了得有10多斤了。
(好多善良的人都在關心我)
這幾天跑單也確實累得不行,經常晚上躺下就不想動了。但是我不敢停下來,一打開微信就好多人求我幫忙,抖音里也有好多人給我私信。最困難的就是起床那一小會,真正跑在路上送單,也就沒那么累了。
(這是這幾天送單最遠的一單,50多公里)
我看過一部美國電影,里面有個軍醫說“再多救一個”讓我印象深刻。其實我覺得自己沒有那么高尚,很多時候早上起來全身酸痛,根本不想動了,但是看到微信里好多人求我幫忙,抖音也有很多人給我私信,我實在不忍心,將心比心,還是覺得多送一單,就能多幫到一個人。我相信困難是暫時的,相信疫情會很快過去的。
加油上海!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合作供稿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