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納芯微)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網上發行申購情況及中簽率公告》,該公告顯示,納芯微(688052.SH)本次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超374萬戶,網上發行初步中簽率約為0.03%。
近期,納芯微引發了市場關注,很大程度上在于以230元的發行價計算,公司募資總金額將達到58.11億元,相較于公司7.5億元的擬募資額,超募了50.61億元,這也使納芯微成為2022年以來超募額最高的新股。
躍居科創板新股超募第二
納芯微聚焦于高性能、高可靠性模擬集成電路研發和銷售,產品在技術領域覆蓋模擬及混合信號芯片,主要包括信號感知芯片、隔離與接口芯片、驅動與采樣芯片等,廣泛應用于信息通訊、工業控制、汽車電子和消費電子等領域。 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主要財務數據如下:
圖片來源:招股書
招股書顯示,納芯微2021年經審閱的營業收入、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62億元、2.21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6.62%、334.13%,主要系受益于芯片國產化的政策支持以及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公司各類芯片產品在各領域均有著較強的增長趨勢。
納芯微本來擬募資7.5億元投入信號鏈芯片開發及系統應用等項目。雖然詢價新規實施后,新股超募已實屬常見,但納芯微約51億元的超募額還是創造了2022年的新紀錄,使得年初上市超募45.03億元的翱捷科技(688220.SH)屈居第二。
納芯微甚至還跨越有著最貴新股頭銜的禾邁股份(688032.SH),躍居科創板新股超募第二位,僅次于中芯國際(688981.SH)。此前禾邁股份和中芯國際分別超募了50.2億元、200億元。
2022年大額超募新股表現如何?
高價發行、超額募資,雖然是詢價新規下新股發行定價更加市場化的產物,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投資者對公司價值的認可,但是截至目前,2022年以來超募額大于10億元的新股股價表現卻說不上令人滿意。
根據同花順(300033)問財數據,到目前為止,2022年上市的98只新股中共有翱捷科技、晶科能源(688223.SH)、騰遠鈷業(301219.SZ)等20只超募額大于10億元,而截至4月13日收盤,這20家公司中僅有晶科能源、華秦科技(688281.SH)、東微半導(688261.SH)、誠達藥業(301201.SZ)、中復神鷹(688295.SH)5家相較于發行價是上漲的。而20只超募新股公司較之發行價平均下跌10.77%,與2022年全部新股平均9.02%的漲幅相差較大。而這些已上市超募新股中跌幅最大的正是此前超募額最高的翱捷科技,已經比發行價跌超了60%。
近600倍的市盈率到底高不高?
納芯微在4月11日發布了《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在科創板上市投資風險特別公告》,其中提及,公司發行價格 230元對應的2020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前后孰低的攤薄后市盈率574.05倍,高于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布的發行人所處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高于同行業可比公司靜態市盈率平均水平,存在未來股價下跌給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公司選取的可比上市公司思瑞浦(688536.SH)、圣邦股份(300661)(300661.SZ)、卓勝微(300782)(300782.SZ)截至4月7日的平均靜態市盈率(扣非后)僅為198.84倍。
針對納芯微市盈率較高的問題,銀柿財經記者采訪了某券商電子行業分析師。這位分析師表示,納芯微在相關風險公告中提及的近600倍市盈率,對應的是公司2020年的業績,當年納芯微營收只有約2.4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只有約4000萬元。而2021年公司經審閱的營收約8.6億元、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約2.2億元,同比均有大幅增長;根據測算,納芯微2022年的業績也將保持上升勢頭,由此認為納芯微的發行價是較為合理的。
超募近51億元,位居科創板新股歷史第二,納芯微上市后能否獲得投資者的青睞?銀柿財經記者將持續關注。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