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張銳 4月13日,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在國新辦舉行2022年一季度進出口情況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9.42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10.7%。其中,出口5.23萬億元,增長13.4%;進口4.19萬億元,增長7.5%。
“進出口的數據有時滯,統計局和海關今年一季度的數據如果對應到訂單情況,應該是去年的訂單。”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銀湖新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韋福雷接受經濟觀察網記者采訪表示。華中科技大學國際貿易學領域教授陳波亦表示,一季度進出口貨值同比增加還受一定程度通脹因素影響。
李魁文表示,今年一季度進出口呈現五方面特點,包括一般貿易進出口比重提升、與主要貿易伙伴進出口均實現增長、外貿經營主體進出口韌性足、機電產品和農產品(000061)進口平穩運行。
李魁文表示,從月度情況來看,進出口增速整體有所回落,但從季度數據來看,我國外貿進出口自2020年第三季度起已連續七個季度實現了同比正增長,這充分體現了我國外貿韌性強、潛力大的特點。總的來看,今年一季度我國外貿實現了開局穩,但同時也看到當前國際國內環境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發展面臨諸多風險挑戰,疊加去年外貿基數較高等因素,實現穩外貿的目標需要付出更大努力。
李魁文同時稱,正視這些困難挑戰的同時,也要看到我國經濟韌性強,長期向好的基本面不會改變,我國外貿仍將有望保持穩定發展。
此前,海關總署、國家統計局的相關數據顯示,1-2月份,貨物進出口總額62044億元,同比增長13.3%。其中,出口34716億元,增長13.6%;中國制造業PMI其他相關指標情況顯示,3月新出口訂單指數為47.2%,較上月下滑1.8個百分點。
廣州一家有出口業務的企業向記者表示,該公司1月生產是去年底已確定的訂單,今年過完年后珠海、深圳、東莞等多個城市先后出現疫情散發現象,他們生產、出貨都有所影響。
“現在的訂單情況,體現到海關的出口數據大約要到二季度。”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銀湖新能源戰略研究中心副主任韋福雷說,從數據來看,3月進出口的增速放緩了。不過,他認為,中國的生產制造能力,從全球來看還沒有國家能夠替代,因此對出口不用過度悲觀。
此前的4月2日,中國港口協會發布港口生產運行監測與分析顯示,3月下旬,沿海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加5.6%。其中,外貿同比增加10.1%,內貿減少7.4%。近期,深圳、上海等地新冠肺炎疫情對碼頭生產有一定影響。但據港口反饋,目前出口貨源仍較充足。據悉,目前亞洲到北美歐地航線掛靠率小幅回升至80%,但艙位供給仍處于偏緊狀態。
3月,該會重點監測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增加1.1%,其中外貿吞吐量同比減少0.1%。其中,南京、武漢、重慶長江三大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減少4.6%,集裝箱吞吐量同比減少15.8%,降幅擴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