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4月13日電 停業整頓3個月后,在西安疫情中延誤急危患者搶救的西安國際醫學(000516)中心醫院、西安高新醫院13日起復診,母公司ST國醫股價短暫翻紅后跌停。
截圖來源:Wind
兩下屬醫院復診
4月13日晚間,ST國醫公告稱,下屬醫院收到西安市衛健委復診《通知》:經省、市級專家檢查,認為中心醫院、高新醫院兩家醫院整改期間能端正辦院理念,提高思想認識,完善醫療安全、醫療質量、運行管理等各項制度,承擔社會責任,整改合格,符合復診標準。按照專家組意見,同意兩家醫院于4月13日起復診。
1月13日,西安市衛健委通知上述兩家醫院:西安疫情發生后,高新醫院、中心醫院院前機械地執行相關防疫政策,延誤急危患者搶救和診治,引發社會輿論廣泛關注,造成嚴重后果。經研究,對高新醫院、中心醫院作出“停業整頓3個月,期滿整改合格后重新開診”等處理意見。
ST國醫當時還稱,上述事項觸發了“上市公司股票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的相應情形,公司股票自2022年1月17日開市起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公司股票簡稱由“國際醫學”變更為“ST國醫”,股票代碼仍為“000516”,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為5%。
申請“摘帽”
4月13日兩下屬醫院復診后,ST國醫表示,下屬醫院恢復正常診療工作,將使公司整體醫療經營活動恢復正常。ST國醫披露,經公司第十二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審議通過,公司于2022年4月13日向深圳證券交易所提交了撤銷公司股票其他風險警示的申請。
3月14日,ST國醫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表》提到,停診期間醫院的醫療團隊穩定,沒有出現離職等問題。專家、醫護人員對于整改充分理解,對公司發展有信心,積極投入工作。醫生團隊在此期間提升專業知識、加強學科建設。
ST國醫當時稱,預計復診后兩家醫院恢復速度快,基于:一是兩家醫院都是成熟醫院,高新醫院已運行20年,國際醫學中心醫院已開診兩年多,在行業內具有影響力,是當地群眾就醫的醫療服務保障機構。二是2021年兩家醫院經營大幅增長;三是根據歷史經驗,在2020年受疫情等各方面影響,復工復產后兩家醫院均實現較快業務增長。
擬轉讓商洛醫院99%股權
值得一提的是,3月9日,ST國醫披露,擬將所持商洛國際醫學中心醫院有限公司(下稱“商洛醫院”)99%的股權作價轉讓,商洛市交通投資建設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商洛交投”)擬以貨幣資金受讓公司所持上述股權。
ST國醫表示,整體看,商洛醫院股權轉讓對公司發展是積極有益的,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剝離商洛醫院的負債和虧損,將使上市公司資產進一步優化;二是鑒于商洛地區常住人口不多、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有限、經營和投資回報現狀,轉讓商洛醫院有利于公司輕裝上陣、集中優勢、穩步提升位于西安(全國中西部地區醫療中心)的兩家大型醫院運營;三是基于內設3600張床位的康復醫院未來投用,將使公司完成在西安三家大型醫院的布局。商洛醫院股權轉讓有利于上市公司營收、利潤增長。
Wind數據顯示,2022年1月13日至4月13日,58個交易日內ST國醫股價累計跌幅10.75%。3月16日盤中,ST國醫股價一度跌至6.58元,創2020年10月以來新低。
1月29日,ST國醫披露《2021年度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凈虧損8.25億元–7.35億元,2020年同期為凈利潤4536.05萬元。
ST國醫表示,2021年度業績虧損的主要原因之一是:2021年度內,公司旗下三大綜合性醫療院區高新醫院、中心醫院、商洛醫院實現全面投用,伴隨各新建醫療項目陸續投用,行業影響力提升,公司整體醫療床位使用量處于快速提升階段,運營成本、期間費用相較于營業收入依然處于較高水平。(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