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消息,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當前仍處于停產狀態。該工廠自3月28日起停工,目前已超過半個月的時間。
3月28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因疫情原因停產4日,但隨后其在內部通知中表示,復產計劃被取消,并且沒有透露何時能恢復生產。
早先據國內媒體報道稱,特斯拉曾調查過上海工廠員工的意愿,詢問是否愿意留在工廠實現“閉環生產”。另有報道稱,GLJ Research的分析師在近期給客戶的說明中表示,上海的特斯拉工廠可能將持續停產至5月中旬。
據悉,上海超級工廠是特斯拉在海外的首個超級工廠,2021年其產量達到特斯拉總產量的50%以上,日產能約在2000-2500輛之間,其中包括至少生產1500輛Model Y,由此計算其單月產能約在6萬-7萬輛之間。
本次停產已超過半個月的時間,特斯拉保守估計損失至少3萬輛的新車產量,這將大大影響其4月的產銷量。今年3月,特斯拉中國以6.6萬輛的銷量成績取得國內市場EV車型銷量第一名,Model Y獲得全品類SUV(包括燃油SUV、新能源SUV)銷量冠軍。
有預定的用戶表示,去年12月份下旬下單的特斯拉,至今尚未交付。目前,據特斯拉官網顯示,國產Model 3入門版車型等待時間最長,預計交付時間為20-24周(約4.6-5.5個月);Model Y入門版車型等待時間最短,預計交付時間為10-14周(約2.3-3.2個月)。
實際上不光是特斯拉,本輪疫情還影響了上汽大眾、上汽乘用車、名爵、榮威、智己等諸多品牌的新車生產。
除了整車生產廠外,上海還有博世、采埃孚等多家國際汽車供應商巨頭的工廠,以及不少涵蓋發動機、動力電池、芯片、車身內外飾等領域的產業鏈配套企業,因此本輪疫情還導致部分汽車供應鏈吃緊。近期,已有蔚來、長城、理想等多家車企因此對生產或新車上市策略進行調整。
總體來看,本輪上海疫情對全國汽車產業,從上游的供應鏈,到中游的整車生產制造,再到下游的消費者和經銷商,都造成了不小的沖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