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陳益刊
當前國際國內環境有些突發因素超出預期,外貿所處的外部環境更趨嚴峻復雜,發展面臨諸多風險挑戰,為了穩外貿,國務院出臺新的支持舉措。
4月13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指出,為助力外貿企業緩解困難、促進進出口平穩發展,要更好發揮出口退稅這一普惠公平、符合國際規則政策的效用,并從多方面優化外貿營商環境。
此次會議要求,對加工貿易企業在國家實行出口產品征退稅率一致政策后應退未退的稅額,允許轉入進項稅額抵扣增值稅。
上海海關學院教師王永亮告訴第一財經,目前進料加工貿易中使用國內的部分料件可以申請出口退稅。最終退稅金額取決于兩個因素:增值稅征稅金額與可以退稅金額。當可以退稅金額大于征稅金額時,最終產生實際的退稅金額。計算增值稅征稅金額時適用增值稅稅率,計算可以退稅金額時適用退稅率。目前,我國大多數的商品稅率與退稅率是一致的,但也存在不一致的情況,也就是退稅率低于增值稅稅率。這就導致這部分商品出口時沒有獲得充分的退稅,商品在出口時還是負擔了部分國內的增值稅。而出口產品征退稅率一致就是要做到所有出口商品的稅率與退稅率一致,以保證出口商品應退盡退。
他舉例,某加工貿易企業,從菲律賓購進咖啡豆、從國內購進其他生產材料,加工為易拉罐裝的速溶咖啡后出口國外,這就是進料加工貿易,對于國內購進的生產材料,可以申請出口退稅。目前增值稅稅率為13%,出口退稅率為9%。可以看出,4%未獲得出口退稅。而出口產品征退稅率一致,就是將出口退稅率調整至13%,與稅率保持一致。
王永亮表示,由于一些地方財力不足等原因,實踐中存在部分企業排隊等退稅的情形,企業相當于拿了一張無法兌現的空白支票,增加企業資金壓力。“此次國常會允許上述未退稅金額轉入進項稅額抵扣增值稅,這就意味著企業能退稅就直接退稅,不能及時退稅也不用干等著,可以將未獲得的退稅款轉入進項稅額,納入增值稅的抵扣鏈條,緩解企業資金壓力。”
此次會議要求,將外貿企業取得的出口信保賠款視為收匯,予以辦理退稅。
王永亮解釋,出口信保賠款是國家的政策性保險賠付,出口商在出口之前,擔心國外的買家不支付貨款,很多會選擇購買出口信用保險。國外買家拒不付款時,保險企業會先行賠付,然后保險企業向國外買家追償。
收匯是指出口企業在出口貨物或提供服務等而產生的應收貨款, 從境外匯入的外幣到境內指定收匯銀行的外幣賬戶上的過程。
“從出口退稅來看,以往要求企業必須收匯,也就是要有外匯的跨境流動。沒有收匯,即使貨物出口,也拿不到出口退稅。因此,以往拿到保險企業賠款的出口企業,是無法申請出口退稅的。因為保險企業的賠款是在國內人民幣支付的,并沒有外匯的跨境流動。”王永亮說。
他表示,此次國常會將保險企業的賠付視同為收匯,有了保險賠款就可以辦理出口退稅。在國際大環境不穩定的情況下,這一點非常重要。由于時局不穩,國外買家拒付的情形會增加。國務院的政策,實際上給了出口企業一個兜底性的政策,增大了出口企業拿到出口退稅的預見性和穩定性。
另外,此次會議還要求,擴大離境退稅政策覆蓋范圍,推行“即買即退”等便利措施。
離境退稅是指境外旅客在離境口岸離境時,對其在退稅商店購買的退稅物品退還增值稅的政策。包括海南等一些重點城市已經設立一批離境退稅商店,在確保有效監管、風險可控前提下,符合條件的離境退稅商店正推廣開展“即買即退”業務。
除了退稅加力,退稅速度也在加快。上述會議要求,加快退稅進度。今年將正常退稅辦理時間由平均7個工作日進一步壓縮至6個工作日內。支持外貿綜合服務企業集中代辦退稅。
不少地方推出新舉措來加快退稅進度。比如上海稅務部門通過對信用優異企業提供“快審快辦”服務等一攬子舉措,2021年全市退稅業務辦理平均時間控制在5天之內,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1268.9億元,緩解外貿企業資金壓力。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