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民警維護居民集中核酸檢測現場秩序。 潘永強 攝
中新網濟南4月20日電 (王勇力 闞積功)新一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濟南公安機關堅持“嚴真細實快”工作作風和“靠前一步、主動作為”警務理念,全警全力投入“三區”管控、排查追蹤、生活保障、治安巡防、卡點檢查等工作,夜以繼日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全力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
派出所民警、輔警在轄區工地封控點值守。 潘永強 攝
以快制快跑贏疫情傳播“加速度”
“1號樓2單元的居民朋友,今天咱們解封,可以出來自由活動,但需要遵守相關規定。”
4月9號上午,濟南市公安局歷下分局建筑新村派出所副所長亓曉娜管轄的又一小區終于解封。雖是周六,但于她而言,近期的生活是一個七天連著另一個七天。3月11號,全區疫情防控隨訪工作以來,面對繁多的信息,亓曉娜帶領班組同事按下快進鍵,連續工作70多個小時,調度處理信息、走訪管控小區、維護現場秩序。為發揮最大效能,她提出辦事處+派出所成立專班的想法,同時,發動居委會、網格員、志愿者,把工作量進行分化,形成“專班+梯隊+保障”,提升隨訪效率的工作方法。
受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快、人員流動大等因素影響,加之隨訪數據來源渠道多、數據量大,存有重復推送和數據信息不完整等情況,相對增加了核查和隨訪工作的復雜性、艱巨性和核查難度。濟南公安機關基層派出所日接收數據高達千余條,廣大基層民警輔警克服人員少、任務重等困難,主動加班加點,每天都忙至凌晨一兩點,確保每日“清零”、不漏一人。
疫情發生以來,濟南市公安局堅持“自上而下”排查隨訪與“自下而上”網格自主摸排雙線同步發力,建立健全“上下聯動、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個人報備、社區管控”工作機制,發揮自身職能作用,扎實開展“敲門敲窗”行動和“拉網式”排查,發動社會力量參與隨訪。4月3日,商河縣發現確診病例后,立即啟動最高等級應急響應機制,迅速開展排查隨訪工作,與時間賽跑、與病毒賽跑,在黃金24小時內將所有風險點管控到位,截至20日商河縣已連續8天無新增病例,按時實現了社會面“動態清零”的目標。
派出所民警給管控區居民送生活物品。 潘永強 攝
織密閉環守牢社區安全“防疫門”
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不動搖是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關鍵。濟南市公安局堅持“快、準、實、暖”工作要求,抓細抓實“三區”管控、入濟入境查控等防疫工作,不斷提高防控工作的針對性、時效性、精準度,努力用最小的代價實現最大的防控效果。
3月30日,濟南閆千戶片區某小區一位90多歲的老人和一位患病的70歲老人被確定為5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由于二人年事已高,對社區隔離管控措施不理解、不認可、不配合。槐蔭分局段店北路派出所閆千戶片區社區民警陳靜國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冒著被感染的風險與相關人員面對面溝通,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最終成功使兩位老人打開心結,同意到集中隔離點接受隔離管控。
疫情發生以來,濟南市公安局積極與疾控、衛健部門對接,組織各區縣網格員、保安員、社區(村居)干部、衛健疾控和公安民警輔警共計24.2萬余人,扎實開展“三區”管控工作,為群眾提供看病就醫服務961人次,出動警用無人機開展喊話宣傳637架次。此外,濟南市公安局聚焦入濟通道查控、入濟人員隨訪和入境人員管控等重點,采取卡口查控、跟蹤隨訪、落地管控等手段,堅決筑牢外防輸入防線。3月29日以來,在全市52個高速收費站、25處國省道市界檢查車輛130.8萬余輛,勸返車輛2.3萬余輛次。
交警在高速口對過往車輛及人員進行防控排查。 潘永強 攝
統籌協調當好經濟發展“護航員”
家住槐蔭區美里湖街道的劉先生因患小兒麻痹癥臥床多年,近期病情加重,準備到醫院救治時,家人卻發現其身份證丟失了,一家人非常焦急。槐蔭分局治安大隊四中隊的民警做好自身防護、攜帶采像設備趕到劉先生家中采集了辦證信息。4月10日,濟南市局推出《濟南市疫情防控期間優化人口政務服務工作八項舉措》,對年老體弱又急需要使用居民身份證的居民,開展上門服務,解決群眾實際困難。
針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濟南市公安局先后出臺系列惠民利民舉措,確保經濟社會發展和疫情防控兩不誤。在高速路口和國省道入濟通道,探索推出“易同行”人員登記系統、重點車輛入濟預警系統,落實15分鐘抗原檢測,并協調交通運輸局對滯留高速路服務區的車輛進行點對點施策,保證車輛正常同行。交警、出入境和戶政等部門推出“網上辦”“預約辦”等不接觸服務舉措,依托“e警通”推出優質貼心掌上服務、優越舒心網上服務、優選連心自助服務、優享放心預約服務和優助暖心幫辦服務等“五優”服務,為市民提供24小時“全時在線、時刻陪伴”的公安政務服務。
針對封控區、管控區居民服務保障工作,印發《致人民群眾的一封信》《防范區生產生活指引》,做好群眾心理疏導工作,贏得群眾理解支持,動員群眾齊心協力共同“戰疫”。“有政府替我們照顧家里的牲畜,我們就放心了,可以安心隔離了”,商河縣某村民樸素的話語說出了群眾的心聲。在本輪疫情中,商河縣封控區多是鄉村,村民家中多喂養了牲畜,為做好村民隔離工作,專門安排人員到家中進行喂養,并在微信群內告知村民,讓村民心中有了定心丸。期間,封控區內的某村民家庭農場喂養了4萬余只肉雞,商河縣局積極協調縣委縣政府安排專業人員進行飼養,并協調有關部門配送20噸飼料,解決短供問題。長清分局針對繞城高速二環線建設重點項目,制定工地人員流動人口登記流程,啟動電子居住證業務,指導項目部開展網上申報流動人口工作,引導務工人員網上申報,網上申領電子居住證,全程不見面辦理,多部門通用,極大的方便了務工人員,保障了項目的正常建設。(完)
責任編輯:蘇亦瑜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