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玉泉區梁山街社區黨支部開設“民族團結小課堂”,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丁根厚攝(影像中國)
3月23日,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市第七十中學,學生在收看“天宮課堂”第二課的同時進行科學實驗。這次太空授課活動在烏魯木齊設立了地面分課堂。在收看“天宮課堂”活動中,各族學生進一步增強了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和自豪感。
新華社記者 丁 磊攝
3月28日是西藏百萬農奴解放紀念日。當日,在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木林縣卡孜鄉湘河水庫移民新村,129戶、685人喜遷新居。圖為湘河水庫移民新村一角。
新華社記者 張汝鋒攝
廣西壯族自治區龍勝各族自治縣泗水鄉龍甸村侯光祖一家由壯族、漢族、苗族、瑤族、侗族5個民族組成,共11口人。圖為今年春節期間,侯光祖(右一)一家歡聚一堂拍攝全家福。
鄭 壹 韋吉陽攝影報道
近年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業機械化率穩步提升。圖為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三師五十團搶抓農時,利用無人駕駛農機進行作業,提升播種效率。
王志清攝(影像中國)
在福建省的長期對口幫扶下,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永寧縣閩寧鎮從荒涼的戈壁灘變為美麗的特色小鎮。圖為閩寧鎮全景。
黨 碩攝(人民視覺)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民族團結是我國各族人民的生命線,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是民族團結之本。要緊緊抓住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這條主線,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引導各族群眾牢固樹立休戚與共、榮辱與共、生死與共、命運與共的共同體理念,不斷鞏固中華民族共同體思想基礎,促進各民族在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建設偉大祖國,共同創造美好生活”。
“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筑中國夢”。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下,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了新的歷史性成就。全國各族人民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愛護民族團結,像珍視自己的生命一樣珍視民族團結,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構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快民族地區發展、促進各族群眾共同富裕,凝聚起共同團結奮斗、共同繁榮發展的磅礴力量,手挽著手、肩并著肩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努力奮斗。
本版策劃:李仕權 楊 旭 吳 丹
版式設計:張芳曼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