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助力4.29首都網絡安全宣傳日活動,360數科反詐實驗室于4月25日開啟安全科普宣傳周之居家抗疫防范電信詐騙活動,針對近期不法分子冒充防疫人員,假借流調之名詐騙公眾錢財的“借疫詐騙”,總結了三大防騙錦囊,識別真假疫情流調:一、詢問存款等與疾病不相關的問題;二、要求獲取銀行卡密碼和短信驗證碼、以及發送不明二維碼和鏈接;三、要求轉賬和進行資金核查。遇到以上三種“流調”情況,一律都是詐騙,切勿輕信上當。
360數科反詐實驗室相關負責人表示:“網絡安全宣傳是提升公眾網絡安全意識和技能,保障網絡安全工作的重要舉措。防范打擊電信詐騙作為保障網絡安全的一環,需要緊密依靠公眾的力量,協同共建全民反詐防線。作為反詐研究平臺,360數科反詐實驗室面向公眾開展反詐科普教育活動,拆解新冠疫情常態化防控下出現的“借疫詐騙”新型騙局。
近期,江蘇、廣東、湖南等多地警方陸續披露詐騙團伙冒充流調工作人員實施詐騙的警情。比如詐騙團伙冒充疾控中心人員給受害者打電話,稱其與一名陽性病例軌跡重合,遭到否認后,電話轉到假冒的公安機關核查,假冒警察以受害人身份證被冒用登記為由,要求受害者向安全賬號轉賬3萬余元,受害者信以為真,直到錢遲遲未退回時才意識到被騙。360數科反詐專家指出,誘導受害者轉賬至“安全賬戶”是詐騙團伙的常規操作,遇到受害者銀行賬戶沒錢時,詐騙分子甚至還會誘導其通過網貸平臺借錢轉賬“自證清白”。
今年3月,360數科反欺詐團隊攔截了一筆“涉疫詐騙”的異常資金借貸,幫助用戶避免損失2萬余元。據該用戶王先生介紹,他接到一通自稱某地網信辦工作人員的電話,說他在網上散播疫情的不實信息,在王先生否認后,對方為他轉接至當地派出所,派出所稱王先生涉嫌泄露國家二級保密信息,以及洗黑錢等罪名,王先生連忙解釋自己從未做過,對方稱要核查王先生的銀行賬戶,要求他轉賬5萬元至指定的安全賬戶。王先生銀行卡里沒有那么多錢,對方便誘導他通過網絡貸款轉賬。不疑有他的王先生便按照指示操作,慌忙在360借條等平臺借錢,也是這一異常行為,觸發了360數科的反詐風控預警。在平臺反詐員的勸說提醒下,王先生才意識到自己險些跌入電信詐騙的陷阱,趕忙終止了貸款行為。
360數科反詐實驗室指出,以“流調”為名詐騙是新冠疫情蔓延以來滋生的新型詐騙手法,但本質換湯不換藥,套路和假冒公檢法騙局如出一轍。通常騙子假冒國家機構人員,以涉嫌洗黑錢、散播謠言、騙取社保公積金等莫須有的罪名“唬住”受害者,然后再和假警察唱雙簧,誘導受害者轉賬至指定賬戶“自證清白”,在過程中,詐騙團伙會向受害者索要銀行卡賬戶密碼、短信驗證碼等信息,還會發來需要點擊和掃描的鏈接和二維碼,以騙取受害者的個人信息,目前已有多人中招。
在全民齊心抗疫的關鍵時期,廣大群眾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也要謹防電信詐騙。360數科反詐實驗室也支招提醒,遇到防疫人員詢問與疾病無關的信息時一定要提高警惕,正規流調人員不會詢問存款等與疾病不相關的問題,不會以任何理由要求獲取銀行卡密碼和短信驗證碼、以及發送不明二維碼和鏈接;不會要求轉賬和進行所謂的資金核查。遇到此類情況的,一律是詐騙,及時掛斷電話,切勿輕信對方的話。
作為一直戰斗在反詐前線的排頭兵,360數科開展安全科普宣傳活動的同時,也不斷加強平臺反詐治理。2019年以來,依托風控和信息安全技術,360數科建立覆蓋事前預警、事中攔截、事后追蹤的反詐系統,AI反詐日均風險預警5萬人次,目前累計攔截潛在被騙者18478人,累計保護用戶避免損失2.2億元。未來,360數科也將不斷優化升級反詐攻防體系,貢獻科技企業的反詐技術和經驗,助力全民反詐。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