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今日(5月1日)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介紹疫情防控最新情況,以下為部分重點內容:
昨日新增本土“788+7084”
昨日新增788例新冠肺炎本土確診病例和7084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788例本土確診病例中,105例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683例為無癥狀感染者轉歸確診病例。7084例本土無癥狀感染者均在閉環隔離管控中發現。截至4月30日24時,在定點醫療機構接受治療的重型患者342例、危重型61例。新增本土死亡病例38例,平均年齡80.9歲,死亡的直接原因為基礎疾病。
疫情呈現波動下降趨勢 社區傳播風險已得到有效遏制
近一個月以來,在全國各地的齊心援助和全體市民的共同努力下,上海本輪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當前,全市疫情形勢穩中向好,清零攻堅效果日益顯現。本土陽性感染者自4月13日達到單日峰值27605例后,總體呈現波動下降趨勢;4月27日起,單日新增感染者數量已連續4天在1萬例以下;本輪疫情的有效傳播指數(實時再生數)Rt值,由此前的2.27下降到現在的0.67,已連續15天維持在1以下;核酸篩查和抗原檢測的陽性檢出率逐步下降。經專家綜合研判,我市疫情社區傳播風險已得到有效遏制。
明確社會面基本清零標準 目前六個區符合標準
上海明確了社會面清零和基本清零的評價標準,即以行政區為單位,區內社會面(含管控區、防范區,以及非閉環管理的社會流動人員等)陽性感染者數量日趨減少、風險可控;如果連續三天單日新增數占區內總人口數比例小于十萬分之一,就可以認為社會面基本清零;如果連續三天單日新增數為零,就實現了社會面清零。本輪疫情社會面清零之后,全市將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
目前上海市符合社會面基本清零標準的有六個區,分別是奉賢、金山、崇明、青浦、松江和普陀,這六個區在做好三區管控的同時,實施有限人員、有限區域、有限活動,通過全面推進十大攻堅行動,力爭早日實現社會面清零的目標。對尚沒有達到社會面基本清零標準的其他區域主要是黃浦、靜安、徐匯、長寧、虹口、楊浦、寶山、閔行和嘉定等9個區,繼續從嚴從緊實現全域管理、全域篩查,全面流調排查,全面清潔消殺,全程查漏補缺等綜合防控措施,力爭盡早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
全市封控區人口降至300多萬 防范區人口升至1500多萬
在堅持疫情防控的同時,為了盡可能減少對市民群眾生活的影響,我們正持續動態梯次調整“三區”管控范圍,全市封控區人口數下降至300多萬,管控區人口約600萬,防范區人口數上升至1500多萬。我們希望,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越來越多的小區可以成為“無疫小區”,越來越多的市民可以跨出家門、走出小區,早日恢復如常的生活。
將在5月1日至7日繼續開展核酸篩查工作
在5月1日至7日繼續開展核酸篩查工作,采取分區分級的“核酸+抗原”組合檢測模式。對于封控區,每天進行一次核酸采樣;管控區采用“3次核酸+4次抗原”組合篩查方式;防范區采用“1次核酸+6次抗原”組合篩查方式。此外,對前期沒有按照要求參加核酸篩查的人員“隨申碼”賦黃碼。
按照“三區”劃分要求實施從嚴管控 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聚集
上海按照“三區”劃分要求,實施從嚴管控,最大限度減少人員流動聚集。對封控區,嚴格實施“足不出戶、服務上門”的管控要求,防止人員外出流動。對管控區,嚴格實施“人不出小區(單位),錯峰取物”的管控要求,原則上居家,每戶每天可在嚴格做好個人防護的前提下,分時有序、分區限流至小區指定區域活動,無接觸式收取快遞物資。對防范區,嚴格實施“個人防護,嚴禁聚集”的防控要求,按照“有序放開、有限流動、有效管控、分類管理”的原則,實行分區分級差異化管控。
一是已經社會面基本清零的非中心城區(上海目前有金山、奉賢、崇明、青浦、松江等5個區),市民可以在區內活動,前往開放的超市、藥店和醫院,區內可以逐步恢復公共交通,私家車可以在區內有限通行。
二是已經社會面基本清零的中心城區(目前為普陀區),市民可以在所在街鎮內活動,前往指定的超市、藥店。
三是還沒有社會面基本清零的非中心城區(目前為嘉定區),市民可以限時限戶在所在街鎮內活動,限時前往指定的超市、藥店。
四是還沒有社會面基本清零的中心城區(主要是黃浦、靜安、徐匯、長寧、虹口、楊浦等6個中心城區,以及中心城區拓展區的寶山、閔行) ,居民可以在小區內活動,每戶指定一人,7天兩次限時、分批前往超市購物、藥店配藥等。
浦東新區根據轄區實際,也實施分區分級差異化防控。其中,宣橋鎮、泥城鎮、大團鎮、萬祥鎮、老港鎮等5個鎮,已實現社會面基本清零,防范區居民可以在所在鎮內活動,前往開放的超市、藥店和醫院,私家車可在鎮域范圍內有限通行。
建立經營主體和配送寄遞人員“白名單”制度
疫情期間,配送寄遞人員是保供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也是和市民群眾接觸最多的人群之一。對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建立了電商平臺、快遞企業等經營主體和配送寄遞人員的“白名單”制度,截至昨天,全市配送寄遞“人員白名單”人數達8.7萬余人。
截至目前,本市公安機關共查處沒有“電子通行證”、違規從事配送寄遞業務的案件310起,查獲318人、查扣車輛318輛,對其中103人作出了行政拘留等處罰,其他案件待進一步查明后,將依法追究行政或刑事責任。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查處力度,重拳打擊這些違法犯罪行為。對沒有“電子通行證”從事配送寄遞業務的,將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50條的規定,作出拘留10日并處罰款500元等處罰。
超市賣場、藥店等線下門店正在逐步恢復經營
加快推動基本生活業態“應開盡開”。在嚴格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進防范區內超市賣場、便利店、生鮮蔬果、餐飲、日用商品、藥店等滿足市民基本生活的必備業態“應開盡開”。指導超市賣場等門店加強蔬菜、肉、蛋、奶等重點品類商品貨源的組織,加大備貨力度,增加鮮活水產、時令蔬果、奶制品等品類供應,建立應急補貨機制。支持門店推行“線上集訂集送”和“線下到店消費”服務模式。同時,鼓勵門店店長兼任“團長”,為封控區、管控區提供集采集配服務,并持續增加騎手人數。
著力保障市民購藥需求。持續推動藥品零售保供網點“應開盡開”,穩步增加保供藥店和從業人員返崗。截至4月30日,全市已開保供藥店2419家,零售藥店整體開業率達55%,基本實現街鎮全覆蓋,5660余名藥店工作人員駐店值守。指導保供藥店店長做好與社區居委會的對接工作,保障市民購藥需求。
詳解“隔離管控發現”與“相關風險人群排查發現” 今日起對發現方式分類
閉環管控發現的陽性感染者包括:集中隔離篩查、居家隔離篩查、封控區篩查、確認可以做到封閉管理的重點場所篩查、密接篩查等方式發現的陽性感染者。
相關風險人群篩查發現的陽性感染者包括:管控區篩查、社區(防范區)篩查、主動就診/因癥就診、主動核酸檢測、重點人群篩查、外省協查等方式發現的陽性感染者。
5月1日起,將按照上述規則對每日疫情發布陽性感染者發現方式進行分類。 后續根據本市疫情發展和防控策略要求,新冠病毒陽性感染者的發現方式將視情動態調整。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