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需要持《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解除告知書》,向自己所在的社區報備,進行為期7天的健康監測。”“提前聯系好廚房,做好剩余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餐飲保障。”……5月2日,快樂假日集中醫學觀察點內的300余名集中隔離人員正式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即將返回居住地接受為期7天的健康監測。這天清晨開始,延慶團區委副書記、快樂假日集中醫學觀察點點長馬俊飛就一刻都沒有閑著,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到辦公室指揮調度,與人員所在地進行對接、明確轉運時間,確保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安全順利“回家”。
在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時,馬俊飛曾任北京快樂假日大酒店駐店保障小組組長,4月6日才剛剛離開奮戰了75天的冬奧閉環戰場。僅僅過了半個月的時間,他就因突發的疫情被緊急召回保障點,成為了首批返回抗疫一線的冬奧服務保障人員之一。“4月22日下午4點40分,我突然接到消息,有一批醫學觀察人員要入駐快樂假日集中醫學觀察點,要立即啟動冬奧保障體系。48分鐘后,我就帶著簡單收拾的行李到達了酒店,再一次開始了保障工作。”馬俊飛回憶說。
作為集中醫學觀察點點長,馬俊飛身上的擔子格外沉重。剛剛到達隔離點,他就迅速開始推進工作——對集中醫學觀察點的通道和硬件設施進行布局,做好保安、消殺、醫護等工作人員的部署和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明確各項工作流程……在此過程中,馬俊飛和同事們還制作了醫學觀察點的示意圖、醫學觀察人員動態信息表,確保做到對醫學觀察人員數量的實時掌握,同時對醫學觀察人員接報、接收、管理、解除過程中的各項程序和管理流程也進一步固化,保證了集中醫學觀察點內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除了統籌組織好集中醫學觀察點的正常運轉,醫學觀察人員的訴求保障工作也是馬俊飛關注的重點。他說:“醫學觀察人員在很長一段時間只能待在房間里,心理壓力很大,訴求也很多。因此,我們要積極主動做好保障工作,盡力讓他們以平穩樂觀的心態度過這段隔離時光。”
馬俊飛和工作人員針對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實際訴求制定了很多個性化的服務保障措施——集中醫學觀察點里有不少學生需要上課和心理疏導,他們就聯系延慶區教委等相關部門,為孩子提供在線輔導;有的人員需要定期打胰島素,工作人員就在他的房間里配備了冰箱;有的人員身患甲亢,做飯時就要為他單做一份不加鹽的食物;一位老大爺身患8種疾病,需要的藥品也由他們第一時間配置到位……經過馬俊飛和同事們的協作配合和精心準備,保證了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身體健康安全,也盡力為他們創造了相對舒適的隔離環境。“經過了長時間的服務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同事們都說我現在已經是半個‘疾控專家’了。現在,我也在持續加強對醫療防護知識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確保工作有序開展。”馬俊飛說。
每天一睜開眼睛,一件件工作就會壓到馬俊飛身上,忙活到凌晨1、2點也是常事。但在每天晚上工作告一段落后,他都會和家人通過視頻連線見上一面。“我回到集中醫學觀察點的那天正好是愛人的生日,第二天就是孩子的生日,之前承諾冬奧會結束之后要好好陪伴他們,但最終還是食言了,這令我非常愧疚。”馬俊飛說。
但不論承擔了多大的壓力,心中有多少對家人的愧疚,馬俊飛卻始終將它們壓在心底,繼續用細致周密的工作態度,統籌工作人員做好集中醫學觀察點的管理和服務保障。
作為冬奧延慶賽區快樂假日大酒店駐店小組成員的王卓凡,在冬奧服務保障工作中就曾和馬俊飛一同工作,這一次,他們又在集中醫學觀察點重新聚首。在她眼里,馬俊飛是工作上的“掌舵手”、生活中的“老大哥”,思慮周全、辦事牢靠。“馬組長業務能力很強,能把所有工作的職責范圍細化分類,做好統籌銜接,確保工作運轉高效。”王卓凡說。
但在馬俊飛眼中,這些事都是自己應該做并且應該做好的。他說:“我是黨的干部,有任務交給我,我就一定要堅定應下、并且做到我能做到的極致。”
5月2日上午10點12分,第一批集中醫學觀察人員開始陸續撤離集中觀察點。待本次撤離的醫學觀察人員全部離開后,馬俊飛稍稍松了口氣,但很快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目前,延慶區集中醫學觀察點內尚有部分集中醫學觀察人員需要繼續醫學觀察,馬俊飛也將堅守崗位,繼續做好集中醫學觀察點的管理和保障工作。“下一步,我將繼續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把北京冬奧精神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揚光大,做到更細致、更極致,全力確保集中醫學觀察點的絕對安全。”馬俊飛說。(通訊員 董明昊)
“您需要持《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解除告知書》,向自己所在的社區報備,進行為期7天的健康監測。”“提前聯系好廚房,做好剩余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餐飲保障。”……5月2日,快樂假日集中醫學觀察點內的300余名集中隔離人員正式解除集中醫學觀察,即將返回居住地接受為期7天的健康監測。這天清晨開始,延慶團區委副書記、快樂假日集中醫學觀察點點長馬俊飛就一刻都沒有閑著,他不停地接打電話、到辦公室指揮調度,與人員所在地進行對接、明確轉運時間,確保集中醫學觀察人員安全順利“回家”。
在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時,馬俊飛曾任北京快樂假日大酒店駐店保障小組組長,4月6日才剛剛離開奮戰了75天的冬奧閉環戰場。僅僅過了半個月的時間,他就因突發的疫情被緊急召回保障點,成為了首批返回抗疫一線的冬奧服務保障人員之一。“4月22日下午4點40分,我突然接到消息,有一批醫學觀察人員要入駐快樂假日集中醫學觀察點,要立即啟動冬奧保障體系。48分鐘后,我就帶著簡單收拾的行李到達了酒店,再一次開始了保障工作。”馬俊飛回憶說。
作為集中醫學觀察點點長,馬俊飛身上的擔子格外沉重。剛剛到達隔離點,他就迅速開始推進工作——對集中醫學觀察點的通道和硬件設施進行布局,做好保安、消殺、醫護等工作人員的部署和管理,建立健全規章制度、明確各項工作流程……在此過程中,馬俊飛和同事們還制作了醫學觀察點的示意圖、醫學觀察人員動態信息表,確保做到對醫學觀察人員數量的實時掌握,同時對醫學觀察人員接報、接收、管理、解除過程中的各項程序和管理流程也進一步固化,保證了集中醫學觀察點內各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
除了統籌組織好集中醫學觀察點的正常運轉,醫學觀察人員的訴求保障工作也是馬俊飛關注的重點。他說:“醫學觀察人員在很長一段時間只能待在房間里,心理壓力很大,訴求也很多。因此,我們要積極主動做好保障工作,盡力讓他們以平穩樂觀的心態度過這段隔離時光。”
馬俊飛和工作人員針對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實際訴求制定了很多個性化的服務保障措施——集中醫學觀察點里有不少學生需要上課和心理疏導,他們就聯系延慶區教委等相關部門,為孩子提供在線輔導;有的人員需要定期打胰島素,工作人員就在他的房間里配備了冰箱;有的人員身患甲亢,做飯時就要為他單做一份不加鹽的食物;一位老大爺身患8種疾病,需要的藥品也由他們第一時間配置到位……經過馬俊飛和同事們的協作配合和精心準備,保證了集中醫學觀察人員的身體健康安全,也盡力為他們創造了相對舒適的隔離環境。“經過了長時間的服務保障和疫情防控工作,同事們都說我現在已經是半個‘疾控專家’了。現在,我也在持續加強對醫療防護知識的學習,不斷充實自己,確保工作有序開展。”馬俊飛說。
每天一睜開眼睛,一件件工作就會壓到馬俊飛身上,忙活到凌晨1、2點也是常事。但在每天晚上工作告一段落后,他都會和家人通過視頻連線見上一面。“我回到集中醫學觀察點的那天正好是愛人的生日,第二天就是孩子的生日,之前承諾冬奧會結束之后要好好陪伴他們,但最終還是食言了,這令我非常愧疚。”馬俊飛說。
但不論承擔了多大的壓力,心中有多少對家人的愧疚,馬俊飛卻始終將它們壓在心底,繼續用細致周密的工作態度,統籌工作人員做好集中醫學觀察點的管理和服務保障。
作為冬奧延慶賽區快樂假日大酒店駐店小組成員的王卓凡,在冬奧服務保障工作中就曾和馬俊飛一同工作,這一次,他們又在集中醫學觀察點重新聚首。在她眼里,馬俊飛是工作上的“掌舵手”、生活中的“老大哥”,思慮周全、辦事牢靠。“馬組長業務能力很強,能把所有工作的職責范圍細化分類,做好統籌銜接,確保工作運轉高效。”王卓凡說。
但在馬俊飛眼中,這些事都是自己應該做并且應該做好的。他說:“我是黨的干部,有任務交給我,我就一定要堅定應下、并且做到我能做到的極致。”
5月2日上午10點12分,第一批集中醫學觀察人員開始陸續撤離集中觀察點。待本次撤離的醫學觀察人員全部離開后,馬俊飛稍稍松了口氣,但很快又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
目前,延慶區集中醫學觀察點內尚有部分集中醫學觀察人員需要繼續醫學觀察,馬俊飛也將堅守崗位,繼續做好集中醫學觀察點的管理和保障工作。“下一步,我將繼續兢兢業業做好本職工作,把北京冬奧精神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發揚光大,做到更細致、更極致,全力確保集中醫學觀察點的絕對安全。”馬俊飛說。(通訊員 董明昊)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