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證券行業虛假維權黑產又有抬頭之勢,已經引起監管層高度關注。股民一定要注意規避以下這樣的黑中介。大家可能會發現,在百度、微信公眾號以及雪球、今日頭條等平臺上有大量的代理維權信息。這些信息往往通過“驚天黑幕”、“騙局大曝光”、“慘痛經歷自述”等駭人聽聞的字眼吸引大家的眼球。這其實就是非法“代理維權”的組織,冒充法律工作者騙取股民信任,打著“快速維權”、“法律援助”、“免費追回”等幌子,誘騙投資者委托其代理維權。
這些機構索要的咨詢費高達“維權追回資金的30%”,還會要求投資者提供身份證、銀行卡等個人隱私和高度敏感金融信息。這些機構大多是并不具備法律執業資格的黑律所,對法律條文引用經常有明顯錯誤,他們追回退款的“殺手锏”,則是慫恿或替代投資者編造事實、偽造證據、提供虛假信息,使用固定的投訴模板、千篇一律的話術,向金融機構或監管部門投訴。甚至慫恿投資者采取纏訪鬧訪等過激行為。如果投資者想終止代理協議,還可能遭到騷擾、恐嚇。
數據統計,有超過95%的券商、期貨公司、證券投資顧問公司,遭遇過黑中介“碰瓷”,深受其害。尤其是證券投資顧問公司,81家無一幸免。據悉,已有金融機構為此報警,但由于證據不足未獲立案。眼下這一亂象,已經得到監管部門的高度重視。北京銀保監局曾發文談到,一些非法組織或個人打著為消費者維權的旗號,推出“代理投訴”等服務,誘騙消費者,名為代理維權,實則牟取非法利益,嚴重損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擾亂金融市場正常秩序。
老汪此前曾經講過的保險業退保黑產,在監管和公安等相關部門一段時期的介入下,情況已有明顯好轉。面對證券投顧行業的代理黑產,斬草除根勢在必行。老汪在此也提醒投資者擦亮眼睛,警惕非法“代理維權”套路,選擇適當的金融產品或服務,依法理性維護自身權益。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