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每一個努力生活的中國人,都是最美的奮斗者。也正是因為億萬奮斗者,才有了今日之中國。十年,致敬每一個奮斗的你。讓我們一起,踔厲奮發新時代,篤行不怠向未來。
中新網衢州5月6日電 題:盤活閑置資源的“鄉旅能人”:回鄉創業不單靠情懷
作者 董易鑫 章衛平 祝雅斌 俞國文
“回鄉創業不僅僅是情懷,我們要做鄉村資源的價值發現者、整合者、變現者。”近日,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鄉賢周建明說,在旅游業摸爬滾打多年的他,更想做鄉村共富的追逐者。
來到周建明的家鄉——常山縣東案鄉金源村,這里早已從傳統的居住型鄉村變為人來人往的景區型鄉村。
高端民宿、游客中心、餐飲接待中心,由村集體流轉的空置古民居“變身”而來;村民閑置老屋,被打造成集紅色研學游與黨建活動于一體的本土紀念館;流經村莊的金源溪成了景觀帶,不僅有親水嬉戲平臺,還有燈光秀、鄉村夜游核心區;村集體流轉的200多畝土地上用于種植瓜果蔬菜,并全部直供給周建明負責的一家公司,不愁銷路。
“我在‘家門口’當‘管家’,負責游客日常食宿,每月保底工資800元,旺季的時候能拿到近4000元的工資,這樣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金源村村民母麗春說。
金源村一景。 俞國文 攝
據悉,2020年7月,周建明負責的公司入駐該村后,推出了“現代旅游根據地”,即租用村集體所有的16幢古民居和村民閑置空房,讓村民成為民宿主,公司旗下15家旅游公司為民宿客源“兜底”,村集體和農戶可選擇出租獲取租金、合作經營分紅兩種方式參與,還能為游客提供餐飲等服務增加額外收入。
“金源村有2000多人口,作為傳統古村落,有‘一門九進士’、王家祠堂的故事可講;交通便利,到常山縣東案、芳村兩個高速路口僅20分鐘;而且離當地梅樹底景區非常近。”周建明說,家鄉豐富的資源需要“喚醒”,通過傳統旅行社與鄉村旅游的融合式碰撞,可以“撬動”全域旅游向縱深發展,實現村民、村集體、企業的各方共贏。
近年來,多地疫情形勢的反復變化下,旅游業普遍被認定為最受打擊的行業之一。2020年5月,周建明整合了衢州市31家旅行社,提出抱團轉型發展。與此同時,周建明還成立了共富農副產品運營中心,讓鄉村資源實現價值最大化。
“金源村的共富經驗已經進入復制推廣階段,目前我們已經在衢州市衢江區一鄉村‘復制’,并先后前往重慶、湖北武漢、浙江紹興等地進行市場推廣。”周建明說。
數據顯示,金源村現代旅游根據地項目累計接待游客7.6萬人次,實現餐飲住宿、土特產銷售等營收超500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50余萬元。(完)
【編輯:葉攀】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