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8日訊(編輯 史正丞)對于全球光伏產業來說,過去一年或多或少都聽說過Auxin Solar的大名。并不是說這家公司的產品對產業鏈有多么重要,而是許多巨頭公司的生意都因為他大打折扣。
據媒體本周報道,美國公用事業公司和行業組織均證實,由于Auxin Solar今年三月向美國商務部提交的請愿書,要求政府對進口光伏板展開調查,全美范圍內的光伏工程都因此不同程度的延期。
就在本周三,美國印第安納州公用事業公司NiSource表示,由于光伏項目的延期最高可達18個月,所以公司旗下的火力發電站將在預定的退休節點后繼續超期服役。
質疑聲四起 公司已成“全美公敵”
雖然Auxin打的是“美國制造”的旗號,但美國本土的下游公用事業公司,以及加州州長紐森都對請愿書提出了抗議,表示這次的調查將會嚴重拖慢美國的能源轉型步伐。一個光伏貿易組織更是估計此舉會造成數十億美元的損失。
對于Auxin的質疑不止于此,批評者開始質疑這家公司的動機,以及發動監管斗爭的資金來源,甚至還懷疑這家公司到底自己生不生產光伏板。
本周在接受媒體專訪時,Auxin首席執行官Mamun Rashid展示了約30個工人制作太陽能(000591)板的車間后強調,請愿背后的資金都來自于公司自己。但他也表示,因為這件事情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也遭到了破壞,公司的員工會被人騷擾,服務器也被黑過,甚至工廠附近也出現奇怪的汽車繞圈。
Rashid介紹,公司去年差不多取得1000萬美元的營收,處于微利的狀態。目前公司一年大概能生產150兆瓦的太陽能板,甚至還滿足不了一個標準大型光伏項目所需的量。Rashid表示,公司的實際產量大概維持在產能30%的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Auxin等多家美國光伏制造商去年曾經向美國商務部匿名投訴,一些光伏生產企業通過將成品工廠設在東南亞,從而繞過更高的關稅壁壘。由于投訴材料沒講清楚到底涉及哪些光伏生產商,所以美國商務部并沒有理睬。但Auxin隨后堅持投訴,并將這個問題公開化,最終迫使美國監管同意對這個問題展開調查。
當然,Auxin也不是沒有支持者。美國最大的太陽能板生產商First Solar就對他們的舉動表示贊同。由于該公司采用與大多數同行不一樣的材料和工藝流程,所以并沒有受到關稅問題的困擾。
恨意十年前就埋下
在2008年創立Auxin前,Rashid曾在Sun、英特爾擔任半導體設計工程師。在次貸危機后看準了光伏這個產業開始創業。
Auxin的業務流程也很簡單:公司從海外購買原材料,然后組裝成太陽能電池板出售。由于大多數產品往往會貼其他大公司的牌子,所以Auxin自己的名氣并不大。
由于代工廠的屬性,也使得Auxin直接與亞洲競品站在同一條賽道上。在某些情況下,亞洲公司報出的價格要比Auxin獲取的原材料成本還要低。雖然在2012年美國對中國光伏生產商開征反傾銷稅后Auxin的訂單回暖了一陣子,但東南亞價廉物美的競品隨后很快又搶占了美國市場。
到2014年時,Auxin已經陷入財務危機,Rashid不得不提取了自己的401K養老金來購買設備和支付工資,隨后又賣掉了自己的保時捷卡宴。近些日子Rashid和公司合伙人又背上了貸款來購買新的生產設備。
Rashid承認低估了提交請愿書對公司銷售額和士氣造成的打擊,不過也強調自己不后悔。
美國商務部也頗為無奈
根據行業數據,對于美國光伏產業而言,對來自馬來西亞、泰國、越南和柬埔寨等東南亞國家的太陽能電池和光伏板的依賴度分別達到50%和80%。在美國商務部啟動調查后,來自東南亞的進口就停掉了,因為這些生產商擔心可能被回溯補繳關稅。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也在上周回應國會時表示,在這個調查中她有點“束手無策”,但也承諾會盡快推進這個案子。
根據早些時候的報道,Auxin引發的調查最快也要到八月前后才能有初步結論,而商務部最終的意見還要再晚幾個月。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