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上旬,坐落于湖北黃山北麓太平湖地區的龍門鄉進入采茶旺季,數十名背著茶簍的茶農在茶樹間來回穿行,茶園里呈現出一派熱火朝天的景象。茶園不遠處的山坳里,由南瑞集團承擔二次集成任務的全國首座“數字新基建”模塊化變電站——黃山龍門35kV變電站正源源不斷輸送著電能,為當地供電公司有序推進電能替代、推廣以電制茶提供充足電力保障。
黃山龍門35kV變電站新建工程位于黃山市黃山區太平湖鎮,自2021年10月開工建設,建成后既能縮短供電距離、提升供電能力,又能兼顧太平湖碼頭地區旅游業發展的用電需求,是服務“鄉村振興”、助力“雙碳”目標實現的生動實踐。
在能源互聯網加快建設的背景下,電網設施逐步向高度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轉型。“數字新基建”模塊化變電站就是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根據功能分區將變電站劃分成不同模塊,再圍繞不同場景需求進行“拼裝”。相比普通變電站,“數字新基建”模塊化變電站具備智能化水平高、占地面積小、建設周期短、施工方便、靈活多變等優勢。
在黃山龍門35kV變電站建設中,南瑞集團應用了自主研發的模塊化二次設備艙、智能變電站監控系統、保護裝置以及變電站物聯邊緣管理平臺、自主可控新一代輔助設備等產品。
為提升變電站智能化水平,南瑞集團在該站創新應用了“一鍵順控”技術,將大量繁瑣的人工倒閘操作步驟固化到專用后臺計算機上,實現了變電站倒閘操作由“人工逐項操作”向“計算機遠程自動操作”的轉變。
據南瑞集團龍門變項目負責人盧浩介紹,過去,人工操作一條35kV線路從冷備用轉運行,大約需要10分鐘;使用“一鍵順控”技術后,僅需1分鐘,計算機就可以按既定順序遠程完成所有設備的遙控操作。不僅如此,“一鍵順控”技術還能實現自動校驗,確保操作正確。隨著項目的順利投運,黃山龍門35kV變電站也成為國內首個實現“一鍵順控”的35kV變電站。
物聯邊緣管理平臺作為站內數字賦能載體的核心,具備全面監視、自主巡檢、研判預警、輔助決策四大功能,能夠協同站內視頻監控、機器人在線監測、輔助監控設備等裝置,對變電站設備進行全面巡視。南瑞集團在該站應用的物聯邊緣管理平臺可智能分析站內全景數據,對設備狀態開展“綜合會診”及缺陷自動識別,對設備異常狀態進行分級、分類預警,并匹配對應“治療方案”,有效推動設備檢修方式由“周期性例行檢修”向“預判精準檢修”轉變。
南瑞集團還融合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一代技術,將全站信息橫向接入變電站物聯邊緣管理平臺,配合開展主輔設備全面監控、智能巡視、智能聯動等業務應用,不但操作時間大大縮短,運維模式也由傳統人工巡檢方式轉變為“遠程巡檢為主+人工巡檢為輔”的綜合性巡檢模式,并實現人工巡檢無法做到的全覆蓋自動巡視,有效保障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
當前,數字經濟發展浪潮奔涌,“數字新基建”按下加速鍵。助力全國首座“數字新基建”模塊化變電站竣工投產只是南瑞集團服務電網數字化轉型、助力數字經濟發展的一道縮影。下一步,南瑞集團將把握“兩個統籌”,扛起“四個責任”,持續發揮技術、產業、人才優勢,以“數字能力”賦能產業拓展,實現創新驅動和業態轉變,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高端,為服務能源轉型、支撐新型電力系統建設貢獻積極力量。(盧媛迪 李二堅 王子城)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