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個小區在一天之內測出13個新冠核酸“陽性”案例,而后續的方艙或醫院核酸復核中這些案例無一例外全部為“陰性”。
在經歷“驚魂32小時”后,上海市黃浦區五里橋街道融創濱江壹號院小區部分居民向第一財經記者發來求助信,信中表示懷疑核酸檢測數據的準確性,“強烈要求撤換上海中科潤達醫學檢驗實驗室(異地或黃浦)對五里橋街道的檢測工作”。
在5月10日上午舉行的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上,上海市衛健委副主任趙丹丹表示,針對網上部分市民對核酸檢測結果的情況反映,已開展對相關第三方檢測機構的調查,如果發現違法違規問題,將依法依規從嚴查處,決不姑息。
上述“上海中科潤達醫學檢驗實驗室”,屬上海中科潤達精準醫學檢驗有限公司(下稱“上海中科潤達”)旗下。5月10日,上海中科潤達的大股東潤達醫療(603108)(603108)盤中股價一度跌停,截至下午收盤時,該公司股價跌3.96%。
“驚魂32小時”
融創濱江壹號院9號樓樓組長曹勇和多名居民告訴記者,4月30日該小區出現一例新冠肺炎陽性病例,5月1日起,該小區開始實施單人單管核酸檢測。5月5日、6日的核酸檢測分別由上海中科潤達氣膜實驗室(黃浦)和上海中科潤達醫學檢驗實驗室(異地)完成。
曹勇負責的9號樓共有180位居民,5月6日早上做核酸期間,物業管家在樓組長群里告知,疾控打電話通知說有3位居民5日采樣的核酸報告為陽性。隨后物業管家陸陸續續收到9號樓6位居民核酸報告陽性的通知,整個小區共有13位居民核酸報告為陽性。
5月6日上午10點左右,陽性居民和同住的密接者都收到了轉運的通知。其中一名陽性居民自認為不太出門也不收取快遞,打電話給黃浦疾控強烈要求復核。5月6日中午12時,黃浦疾控一名醫生對其進行了單人單管核酸檢測。當日傍晚6點10分左右,核酸報告顯示該居民為陰性。
“我覺得有問題了,可能是‘誤殺’。”曹勇表示,他立即聯系居委會,要求暫緩其他陽性居民的轉運,但居委會告知必須去方艙進行兩次核酸,結果為陰性才能返回小區。
同日,2公里之外的魯班公寓也出現了4個核酸報告為陽性的病例,檢測機構同為上海中科潤達氣膜實驗室(黃浦)。曹勇注意到,其中一名陽性病例的核酸檢測時間與本小區一名陽性居民完全一致,均為“5月6日9點01分51秒”,而該病例之后的核酸復核結果也是陰性。
5月6日晚上12點鐘左右,融創濱江壹號院13名陽性居民收到警方勸導轉運的電話,之后溝通為第二天轉運。5月7號凌晨兩點,5月6日的核酸報告也出來,5月5日檢測為陽性的居民結果都是陰性。
5月7號中午12點,黃浦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上門對上述8位居民進行核酸復核,結果全部是陰性。也就是說,5月5日之后的連續兩次核酸結果均為陰性。
經歷此事后,融創濱江壹號院多位居民對上海中科潤達氣膜實驗室(黃浦)和上海中科潤達醫學檢驗實驗室(異地)的實驗室檢測結果的準確性表示質疑,他們聯合寫了一封求助信,要求撒換上海中科潤達醫學檢驗實驗室(異地或黃浦)對五里橋街道的檢測工作。
為何測出如此多的假陽?
值得注意的是,檢測出13名假陽性的上海中科潤達氣膜實驗室(黃浦),是在不久前才剛剛搭建完成投入使用的。
5月8日的媒體公開報道顯示,近日,上海市黃浦區首個核酸檢測氣膜實驗室正式啟用并開始接單,當日便完成2萬管樣本檢測工作。該氣膜實驗室初期設計產能每天10萬管,并為后期預留約5萬管的儲備產能,這大大提升了黃浦區的核酸篩查能力,為接下來常態化疫情防控提供檢測保障。該氣膜實驗室由黃浦區區政府牽頭,由潤達醫療旗下的第三方實驗室中科潤達等企業完成投建。
而除了黃浦區,中科潤達還布局了上海市各區政府及街道籌建全市常態化核酸采樣點,首批近300個“核酸檢測便民采樣點分布在虹口區、黃浦區、浦東新區、寶山區。
在3月15日舉行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新聞發布會上,國家衛生健康委臨床檢驗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曾介紹,核酸檢測在方法學上特異性是100%。核酸檢測在方法學上面沒有假陽性,是確定新冠感染的“金標準”。
但為何在現實中,核酸檢測會出現如此多的假陽性問題?
有多位核酸檢測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分析,實驗室污染,樣本污染等,都有可能帶來假陽問題的出現。
“我們自身的檢測中,出現假陽性情況是非常少見的,如果出現假陽性的情況,可能跟實驗室質量控制與結果的技術分析能力不足有關。”有從事核酸檢測服務的企業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這樣表示。
對于檢測為陽性的樣本為何在相關醫院復核后檢測結果為陰性,第一財經記者也從相關企業方面了解到,可能與不同的檢測試劑對陽性結果的判定標準不同也有關。以思路迪試劑為例,Ct值小于等于39.5判定為陽性;伯杰試劑則是Ct值小于等于40判定為陽性。
潤達醫療新冠檢測業務收入翻番
對于上述居民的質疑,目前中科潤達尚未公開回應,而其大股東潤達醫療(603108)則在今日盤中股價一度跌停,此前則連續三日漲停。
潤達醫療目前的主營業務包括:商業綜合服務板塊(IVD傳統供應鏈業務、集約化業務/區域檢驗中心業務、第三方實驗室檢測業務)和工業板塊(IVD產品研發生產業務、數字化檢驗信息系統業務)。
2021年全年,潤達醫療實現營業收入88.60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5.33%,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3.80億元,同比增長15.23%。其中, 華東地區是公司重要的戰略部署,華東地區營業收入占公司全年營業收入的59.18%。
目前,公司旗下共有兩家第三方實驗室,上海中科潤達精準醫學檢驗有限公司和黑龍江龍衛精準檢驗中心。2021年,這兩家實驗室收入3.53億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5.60%,主要系新冠檢測業務帶來的業績增量和常規檢測業務的逐步恢復。
2022年一季度,潤達醫療實現收入21.69億元,同比增長7.3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132.59萬元,同比下降53.96%。對于業績下滑,該公司解釋稱,一季度以來,疫情呈現多點爆發,東北地區、華東地區 等區域相繼出現較嚴重的疫情,上述地區終端醫院正常就診活動出現階段性的大幅下降,導致院內常規檢測需求未達預期。
公開信息顯示,2021年5月18日,潤達醫療在上海市金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的特種設備/日常檢查中出現問題,被要求整改。這不是該公司第一次被要求整改。早在2018年8月21日,金山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在特種設備/日常檢查中對該企業提出,“要求企業采取措施進行整改,并于2018-09-05前將書面整改報告送至我局。要求企業按照金市監特令[2018]第(0381)號監察指令書要求進行整改。”
原標題:同一小區一天測出13個“假陽性”,中科潤達核酸檢測結果準確性遭質疑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