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女超聯賽對陣四川隊,北京女足門將潘紅艷(左二)封堵對手射門。 圖/新華社
在北京女足主教練于允看來,2022賽季是球隊步入新老交替的第一年。從全國錦標賽到女超聯賽前兩階段賽事,北京女足收獲了冉冉升起的新星——入選本期中國女足集訓名單的潘紅艷和王新靈。
日前接受新京報記者專訪時,今年年底才滿18歲的年輕門將潘紅艷對未來有著更切實的期望,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強大,不辜負教練和球隊的信任。
挫折
全錦賽決賽失誤自責到落淚
5月14日,中國女足國家隊公布了2022年第二期集訓名單,北京女足貢獻了4名國腳,分別是王珊珊、何召芬、潘紅艷和王新靈。
集訓名單正式公布的前幾天,北京女足主教練于允告訴了弟子們這個好消息,被隊友昵稱為“大潘”的潘紅艷第一反應是緊張,因為總覺得還沒達到國家隊的要求。雖然自女超聯賽開始后,她就在撲救榜上“霸榜”,并憑借對陣山東女足時的多次精彩撲救當選第7輪“女超之星”——女超前兩階段10輪比賽,她是唯一一位獲得這一榮譽的守門員。
入選國家隊是至高榮譽。這種緊張和期待,讓潘紅艷想起了第一次為北京女足一隊鎮守球門時的心情。
今年3月全國女足錦標賽首輪北京女足與河南女足之戰,成了潘紅艷參加成年組賽事的首秀。“很緊張,也很害怕”是她初登大賽的真實心境。“你是這場打,還是先調整一下?”面對于允賽前的詢問,“大潘”的回答是:“我想上場,挑戰一下自己。”
這個首秀時一直在心里默念“別緊張”的孩子,得到了最堅實的心理后盾,教練組對她的叮囑很簡單,“大膽發揮,出什么錯有教練擔著。”
“我心里就踏實下來了。”潘紅艷說。
之后便是漸入佳境,潘紅艷憑借出色的表現,幫助球隊一路闖進決賽。全錦賽半決賽,北京女足力克山東女足,讓這名年輕門將找到了自信。“確實有那么個瞬間(找到自信),就是對山東隊那場。”潘紅艷對此記憶猶新,不過她隨即話鋒一轉,“決賽對長春隊時,我又挨了當頭一棒,落差感太大了。”
這“當頭一棒”讓潘紅艷和北京女足都猝不及防,全錦賽決賽開場僅3分鐘,對手就抓住她的失誤打破僵局。上半場結束,面對于允的安慰,走下場地的“大潘”自責到落淚。第一次在足球生涯中面對這種場面,潘紅艷用了半場時間自我調整,“我知道守門員出現失誤后應該迅速調整,但當時調整得很慢。我一直在糾結那個失誤,想它為什么會出現,我怎樣才能做得更好一些?”
北京女足最終輸掉了那場決賽,那是2022年女足全錦賽的結束,但對北京女足和潘紅艷來說,也是一個新的開始。
北京女足在聯賽中表現驚艷,除了因為王珊珊(后排右二)加盟,還得歸功于潘紅艷等新星涌現。 圖/新華社
成長
“小時候挨的打都挺值”
“要強大自己的內心。”經歷打擊后,潘紅艷再次確立了目標,因為球隊最后一道防線不能扛不住壓力。從已經結束的10輪女超比賽來看,“大潘”做得相當不錯——貢獻44次撲救,場均4.4次,這一數據高居所有門將之首。
9歲接觸足球時,國家隊是潘紅艷想都不敢想的目標。對這名12歲時已有1.72米的小姑娘來說,足球是意外出現在生活中的。“好動、淘氣、很皮”是潘紅艷的自評,一位叔叔的朋友因此建議小姑娘的家長,“要不讓孩子練練足球?”
覺得踢球好玩,潘紅艷就此走上足球路。那時,她對足球的一切都沒有概念,沒想過踢哪個位置,沒想過會踢成什么樣。直到教練習慣性地安排這名身材高大、壯實的小姑娘擔任門將,潘紅艷才開始去認識、去學習做這個位置應該做的事情。
守門員并不是自己的選擇,但愛上這個位置并不困難。“這個位置很特殊,一支球隊在比賽里只能有一名門將上場,沒人可以替代。”潘紅艷笑著形容守門員的重要性,言語間透著淡淡的驕傲。
成為一名優秀球員前,潘紅艷該吃的苦頭一點兒沒少吃,盡管小時候因為好玩,沒覺得訓練苦,但記憶中也免不了經常“挨打”,“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挨的打都挺值。”
“挨打”的原因一般都是在比賽關鍵時刻出現不應有的失誤,心態是“大潘”一直要面對的問題。經歷了今年全錦賽和女超聯賽前兩個階段的磨礪,小姑娘的抗壓能力得到了檢驗。“以前我踢青年組比賽時也會緊張,那時候也不會自我調節。現在我會調整心態了,而且上一隊之后,教練對我的鼓勵讓我心里很踏實。”潘紅艷說,面對教練和姐姐們的信任,她只想努力發揮,不想辜負大家的信任和期待。
北京女足守門員教練是昔日為北京國安鎮守球門的姚健。在帶領門將們訓練時,姚健發現問題會馬上叫停,予以糾正。這種方式讓潘紅艷受益匪淺,“就是出現問題隨時解決,能讓我記得特別深,我覺得這種方式挺好。”
日復一日的撲救訓練被“大潘”稱之為必要的積累,“場上更多的是下意識反應,因為人不可能總在一瞬間作出最正確的選擇。”除此之外,還有更多針對性訓練,如門前反應、靈敏度訓練以及每場賽前根據不同對手特點的練習。
成長隨著時間和努力慢慢積累為質變,從北京東城體校到進入北京女足,從入選國少、國青到今年初進入北京女足一隊,國家隊似乎也不再那么遙遠。“后來發現有機會,可以努力爭取一下。”潘紅艷說。
女超聯賽,潘紅艷在門將撲救榜上“霸榜”。 圖/新華社
場外
偶像是諾伊爾,下一步要考大學
“不敢想”的目標初步實現,于允希望年輕的弟子去國家隊見識一下,潘紅艷的自身定位是向姐姐們學習,然后“跟著教練的步伐,一步步地走”。
在門將領域,潘紅艷的偶像是被外界戲稱為“門鋒”的諾伊爾。德國門神的門前控制范圍大,不時還會親自投入進攻。“大潘”贊嘆:“真的很帥。”但她馬上老老實實承認,從沒幻想過去嘗試同樣的帥勁兒,“我要學習的東西還多著呢,先穩定門前技術才是第一位的。”
每場比賽結束后,潘紅艷都要總結做得不夠好的地方,“不管哪一天,都不能因為自己的發揮得意,不能沉浸在發揮好的時候,要更多地看到不足。”這是門將的職業習慣,畢竟在大多數時候,人們對守門員要求的標準都是“撲出去是應該的,撲不出去才是不應該的”。
身處學習氛圍濃厚的北京女足,身邊是訓練、比賽之余還在念書、備戰考研的隊友,潘紅艷的下一個目標是考大學。由于今年考試時間和賽期沖突,所以于允建議弟子今年先抓住機會多打比賽,明年參加考試。有了更多學習時間,“大潘”希望考取北京體育大學,只是還沒想過選擇什么專業,準備到時候去請教隊里的姐姐們。
進入北京女足一隊這半年,潘紅艷已經從站在門前都不敢喊的小將成長為冉冉升起的新星。這樣的成長速度和如今得到的業內關注度,會讓人隱隱有“年輕隊員會不會因此飄了”的擔憂。“大潘”對此態度堅定,“我不會‘飄’的,我知道自己現在的實力,到任何一天都不會覺得有‘飄’的資本。”
新京報記者 周蕭
編輯 王春秋
校對 趙琳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