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深天馬A發布了會計政策的變更公告,公告稱根據2021年12月31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解釋第15號》(以下簡稱“15號解釋”)的要求,公司結合具體情況以于文件規定的起始日開始執行相關的企業會計政策。
據了解,15號解釋有三處重要的內容,其中要求“關于企業將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或者研發過程中產出的產品或副產品對外銷售的會計處理”的內容對深天馬A的經營成果有著重大的影響。
根據15號解釋,深天馬A對前期的賬務進行追溯調整,歸母凈利潤由盈轉虧。公告顯示,2019年-2021年深天馬A追溯調整前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8.29億元、14.75億元、15.42億元,追溯調整后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81億元、-3.00億元以及-0.34億元。
可以看出,執行15號解釋后,深天馬A的營業收入、營業成本與凈利潤等會計科目的金額產生了巨大的變化。那么,為何深天馬A執行15號解釋后會產生如此大差異?
一、在建工程背后隱藏的虧損
這離不開深天馬A巨額的在建工程,2021年年末深天馬A在建工程的賬面價值達到325.40億,其中最大的就是武漢天馬第6代LTPS AMOLED生產線項目,該項目賬面價值達到300.13億元。
當在建工程達到固定資產預定可使用狀態時,就可以進行在建工程結轉到固定資產的會計處理。在15解釋出臺前,固定資產達到預定可使用狀態前試生產所發生的費用計入工程成本;試生產產品對外出售取得的收入,應借記“銀行存款”科目,貸記“在建工程”科目。
按上述會計處理操作,試生產產品對外出售取得收入就能夠沖減工程成本;試運行產品等相關費用,在交付時將分攤到相關固定資產價值中,形成固定資產價值,即資本化處理。
15號解釋出臺后,以上會計處理就全部不再適用!根據新規定,對試運行銷售相關的收入和成本分別進行會計處理,計入當期損益,不應將試運行銷售相關收入抵銷相關成本后的凈額沖減固定資產成本或者研發支出。
簡單說,對試運行銷售相關的收入和成本,不再計入“在建工程”等資產類的會計科目,也不能沖減研發支出;而是實實在在當做一筆業務收入,與這筆業務相關的收入與成本費用要計入營業收入與營業成本。
同時,試生產產品符合存貨的應當確認為存貨,符合其他相關企業會計準則中有關資產確認條件的應當確認為相關資產。
以2021年為例,追溯調整后,深天馬A資產類科目在建工程減少了59.01億,而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存貨分別增加了19.36億、36.85億以及4.50億,凈利潤減少15.77億。這就說明了,深天馬A前期相關試運行產線對外銷售的情況不容樂觀,存在大幅虧損情況,其中,首當其沖就是武漢天馬第6代LTPS AMOLED生產線項目。
二、在建產線試銷品入不支出,產線擴張盈利存疑
根據年報顯示,武漢天馬第6代LTPS AMOLED生產線項目預算數為265億元,載至2021年末在建工程期末余額為300.13億元,累計實際投入金額為341.88億元,工程進度為78.26%。
根據相關報道,武漢天馬第6代LTPS AMOLED生產線(以下簡稱“G6”)二期已于2020年12月投產,全面投產后,G6產線柔性OLED顯示面板總產能將達到3.75萬張/月。不過,截止2021年末,從財報上看,深天馬A的G6產線仍未轉固定資產,仍屬于在建工程。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深天馬A曾表示,武漢天馬第6代AMOLED產線一期項目已向小米、聯想、華碩、傳音、HTC、LG等品牌客戶量產出貨,良率能滿足客戶要求,
上述生產線一期項目的量產出貨正是屬于此次15號解頭釋中試運行銷售相關的收入和成本,也就是說上述G6產線試銷產品處于入不支出的狀態,成為追溯調整后深天馬A凈利潤出現大幅下滑的原因。
產線擴張,讓深天馬A現金流承壓。從現金流量表上看,2018年-2021年,深天馬A投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分別為-56.39億、-92.95億、-103.87億以及-79.81億,其投資活動凈額流出值均大于經營活動與籌資活動凈額的流入值。
在今年4月,深開馬A再次發布對外投資擴產公告,公告顯示,全資子公司廈門天馬將與合作方共同投資設立合資公司,擬投資330億元建設一條8.6代a-Si和IGZO液晶面板線,以車載、IT顯示屏(包含平板、筆電、顯示器等)、工業品等顯示應用為目標產品市場。
對于這種產業大幅擴張,有市場觀點表示擔憂。中國光學光電子行業協會液晶分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梁新清在媒體采訪中表示:“產業不能再盲目擴張,面板是個好行業,投資規模大、集聚性強、能夠促進產業結構升級,但是上一輪面板景氣周期也讓一些地方和企業產生了“賺錢容易”的錯覺,要采取強有力的措施禁止無序競爭和投資。”
對于深天馬而言,此次G6產線試銷產品在會計政策調整就出現如此大幅虧損,其產線盈利受到市場關注;同時,相關產線從在建工程轉為固定資產后,其折舊對利潤侵蝕又將成為一個潛在的隱患。
在投資者關系平臺上,武漢產線一旦轉為固定資產,折舊就會反利潤全部侵蝕掉還不夠,請問是否如此?對此深天馬A表示“..........目前更主要是覆蓋更多品牌客戶項目,不斷提升產品競爭力,當然過程中也需要克服疫情、資源緊缺帶來客戶項目節奏變化等因素的挑戰,行業上整體競爭壓力較大,經營上也需要承受一定的壓力.....。”
同時,還有投資者表示,公司今年又開始發百億級公司債,資產折舊遠高于創造的利潤,這正常嗎?造成這一現象是利益輸送還是管理層肆意揮霍?深天馬A表示:“.......公司所處的是顯示行業屬于重資產行業,顯示技術不斷發展,公司亦在成長中,會根據實情況及經營發展選擇因素綜合考慮進行融資計劃.......!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