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濮振宇 5月18日,自動駕駛通用解決方案公司輕舟智航公布了最新“雙擎”發展戰略下的三大產品,移動出行空間解決方案龍舟SPACE、第四代量產車規級自動駕駛方案DBQ V4,以及自動駕駛研發工具鏈輕舟矩陣。其中,DBQ V4是一套L4級的方案。
輕舟智航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創業公司,公司核心團隊成員來自Waymo(谷歌旗下無人駕駛公司)、特斯拉、英偉達、Facebook等科技企業,其中聯合創始人、CEO于騫曾任Waymo感知關鍵模塊的機器學習算法研發Tech Lead(技術主管)。
L4級自動駕駛屬于高階自動駕駛。根據《汽車駕駛自動化分級》推薦性國家標準,在L4級下,汽車方向和加減速控制、路況觀測和反應、故障時接管任務都能夠由自動駕駛系統完成,不需要人類參與。此前,業內多家公司已發布了L4自動駕駛方案,如谷歌Waymo、通用Cruise、百度Apol1o、元戎啟行等。
與其他企業的L4自動駕駛方案相比,輕舟DBQ V4最顯著的特點在于便宜。于騫表示,輕舟DBQ V4是一套融合了輕舟全棧自研的自動駕駛軟硬件技術的超高性價比方案,只需10%的成本即可實現99%的L4級能力,量產成本低至1萬元人民幣。
值得注意的是,在輕舟智航之前,已有L4級自動駕駛企業開始打出“低價牌”。2021年12月,元戎啟行發布成本不足1萬美元(約6.4萬元人民幣)的L4級方案——DeepRoute-Driver 2.0,成為了首家將L4級方案成本控制在1萬美元內的企業。今年4月,元戎啟行宣布進一步將L4級方案成本削減70%,目前僅需3000 美元(約2萬元人民幣)。
成本是影響智能駕駛技術普及的重要因素。智能駕駛級別越高,所需要的芯片算力以及傳感器數量和規格相應也需要增加,而這些都會影響成本。以被車企普遍視為實現高階自動駕駛所必需的傳感器——激光雷達為例,單顆的應用成本就達到數百美元到數千美元不等。
當前市面上,應用了激光雷達傳感器自動駕駛方案的車型,價格普遍比不帶激光雷達的版本價格大幅抬升,漲幅不止1萬元。以廣汽埃安為例,其L2+級的LX Plus車型搭載3顆激光雷達,售價區間已高達28.66萬-46.96萬元,而原來不帶激光雷達的版本最高售價不到35萬元。此外,搭載了1個超遠距離高精度激光雷達的蔚來ET7售價為44.8萬-52.6萬元;搭載了一個激光雷達的理想L9預售價為45萬-50萬元。目前,價格低于20萬元的激光雷達車型極為罕見,目前在售車型中僅有小鵬P5一款。
因此,輕舟智航如何能夠實現成本僅僅1萬元的L4級方案?于騫對此解釋稱,DBQ V4的配置“隨‘機’應變、以不變應萬變”,它不僅可實現全國產配置,并可根據不同客戶或主機廠需求靈活選搭不同配置方案,同時以一套技術棧即可以滿足不同車型和場景應用需求。
關于輕舟智航的L4級方案何時能夠落地,于騫表示,2023年是輕舟希望能夠實現的目標,但基于當前的現實情況來看,依舊有可能是基于某些限定區域內的L4級自動駕駛。
于騫坦言,要實現全面的無人駕駛,目前依然有很多底層、縱深的工作需要做。一方面,輕舟智航的“雙擎”發展戰略從技術層面確保了L4級自動駕駛的能力,但另一方面,輕舟智航的L4級方案還需要通過實踐廣泛進行測試,并積累數據而后反向驗證技術的可靠性。
汽車行業普遍預測,2022年-2025年,行業將迎來L3級以上高階自動駕駛方案的一輪“落地潮”。國際管理咨詢公司羅蘭貝格預計,到2025年,L4及L3級的自動駕駛新車占比將超過20%。
其中,Momenta計劃2022年實現在中國蘇州Robotaxi部分車輛車端無安全員試運營;2024年開始,實現Robotaxi(L4級)多地規;涞剡\營。小馬智行的高階自動駕駛卡車業務計劃在2023-2024年實現前裝量產SOP。2021年在美上市的圖森則預計2024年實現自動駕駛車輛量產。
作為一家自動駕駛技術企業,輕舟智航L4級方案的落地,需要產業鏈下游其他企業的配合。在發布產品同時,輕舟智航宣布與技術服務平臺火山引擎、出行生態平臺T3出行、智能駕駛芯片供應商地平線分別達成戰略合作關系。
于騫表示,輕舟智航通過與火山引擎合作,雙方將進一步提升自動駕駛超級工廠的創新效率。輕舟智航將與T3出行聯合啟動Robotaxi公開運營,擴大無人駕駛的商業化落地。輕舟智航還將與地平線共同推進高階自動駕駛方案研發。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