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5月21日訊(編輯 俞琪)受近期購車補貼、汽車下鄉政策出臺預期等消息刺激,新能源汽車行業有望快速回暖。昨日晚間,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進一步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到2025年,努力建成3000億級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
去年11月,河南省曾發布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表示將加快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本次《意見》則進一步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跨越增長,配套能力大幅提高,相關基礎設施建設保障有力的主要目標。
《意見》指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年產量突破150萬輛、占全省汽車產量的比例超過40%。在此前《方案》中,該產能目標為2025年全省新能源汽車年產量超過30萬輛,力爭達到50萬輛。對比發現,此次《意見》目標顯著提高。
華金證券劉荊在研報中指出,當前新能源汽車表現優于整體汽車行業,加速滲透,保持高速增長。據中汽協數據,今年1-4月國內汽車累計銷量同比下降12.1%,其中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12.2%。劉荊分析,在政策支持以及供給驅動下,我國多元化新能源車產品不斷滿足市場需求,今年新能源汽車有望繼續保持超預期的高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總部位于鄭州的全國客車龍頭宇通客車已擁有國內最完備的節能與新能源客車產品型譜,其中包括6-14米純電動客車、8-18米插電式混合動力客車等,并已在東南亞、歐洲等地區形成批量訂單銷售。
平安證券王德安在研報中表示,在客車行業發展的下一個階段(燃料電池占比提升,客車智能化應用場景增加),宇通客車(600066)的龍頭優勢將更為凸顯。電動客車出口銷量提升顯著增加公司海外業務業績貢獻彈性。
在擴大新能源乘用車方面,《意見》中提到,加強與上汽集團(600104)、東風汽車(600006)集團、比亞迪(002594)集團等企業以及造車新勢力合資合作,優化乘用車產品結構,提高產能利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上汽集團和比亞迪近日在新能源車領域均有新動作。比亞迪最新發布的CTB技術電池系統體積利用率提升至66%;上汽集團在股東大會上透露,公司正在規劃純電、油電、氫電一體化三大整車技術底座。
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重要一環,換電站、充電樁等配套設置同樣重要。對此,《意見》指出,到2025年,建成集中式充(換)電站5000座以上,充電樁15萬個以上、加氫站100座以上,實現重點應用區域全覆蓋。相較于此前《方案》規劃的建成充(換)電站2000座以上,這一數字顯著提高。充電樁和加氫站的建成目標未有變化。
東方證券研報預計,當前各車企正積極推出換電版車型,隨著政策進一步細化,換電商業模式有待突破。據測算,2025年換電站有望達到2.2萬座,形成2631億換電運營市場,換電站設備市場有望達693億,對應換電站建設、運營、換電設備21-25年CAGR達80%-107%。
目前,河南省電力設備龍頭許繼電氣(000400)已具備智能變電站、電動汽車充換電、智能配電網等多個核心設備制造能力和工程服務能力。2022年一季度公司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分別同比增長36%和22%,公司表示,主要系報告期內智能變配電系統等板塊收入增長。此外,豫能控股(001896)、開普檢測等省內公司亦正在布局換電領域,業務涉及新能源換電設施的建設或檢測。
另外,《意見》中首次明確,2025年力爭推動全省汽車整車產值達到5000億元、零部件及配套產值達到5000億元。
華金證券研報指出,今年年初至今,多家乘用車企均通過上調車型售價來轉移成本壓力,零部件企業與電動智能化產業鏈緊密相關,成長確定性高的相關企業有望受益。資料顯示,河南省內鄭煤機(601717)主營業務包括汽車零部件的生產,銷售與服務。中原內配(002448)主要產品內燃機氣缸套廣泛應用于乘用車、商用車等。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河南省內多家公司正布局新能源汽車以及相關業務。
不過,近日有媒體記者在鄭州、石家莊等地調研發現,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仍正在遭遇“倒春寒”,包括新能源整車車企、零部件企業等產業鏈參與者紛紛遭遇生產和交付困難。有業內人士指出,新能源汽車有一條很長的產業鏈,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會影響到整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