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當前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許多市場主體十分困難,發展是解決我國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會議進一步部署穩經濟一攬子措施,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確保運行在合理區間。會議決定,推出6方面33項具體措施穩住經濟基本盤,其中包括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600億元。
業內人士表示,受疫情影響,目前燃油車市場比較慘淡,此次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政策力度很大,對汽車消費恢復起到加速作用,預估對2022年下半年乘用車銷量增速有明顯拉伸作用。有機構預估2022年下半年乘用車銷量增速將達到14%,扭轉上半年的下跌態勢。
事實上,我國汽車消費刺激經驗成熟,卓有成效。
此前,國內已實施過兩輪比較大的汽車消費刺激政策,分別是2009年5%至2010年7.5%的購置稅優惠,疊加汽車下鄉、以舊換新、老舊汽車提前報廢補貼政策;以及2015年10月-2016年5%,至2017年底7.5%的購置稅優惠,疊加老舊汽車提前報廢補貼政策。而這些刺激政策有效提升了國內汽車銷量。數據顯示,2009年和2016年汽車銷量分別突破1,000萬輛和2,500萬輛,同比增長45.5%、13.7%。
華西證券認為,汽車刺激政策若落地,整車銷量復蘇驅動零部件共振,量價齊升進入良性循環,配套核心車企的優質自主零部件企業有望率先實現業績修復。
深耕智能汽車賽道多年的歐菲光或將受益政策紅利,迎來業績的快速增長。
歐菲光自2015年開始進軍智能汽車領域,通過收購華東汽電和南京天擎,順利成為國內整車廠商的Tier 1供應商,目前已取得20余家國內汽車廠商的供貨商資質,并積極進行國外汽車廠商的供應商資質認證。2018年,公司收購富士天津鏡頭工廠,進一步加強在車載鏡頭方面的布局,推動智能汽車業務發展。
歐菲光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積極順應新時代市場經濟的發展趨勢,按照市場和客戶的需求為客戶提供產品與服務。目前,公司智能汽車領域產品可應用于各能源類型的汽車。公司預計,未來五年智能汽車行業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公司將把智能汽車業務作為重點開拓的業務領域,從研發、市場銷售、生產等全方位加大資源配置,力爭實現到2025年智能汽車業務收入規模行業領先。
目前,歐菲光依托在光學光電領域的技術優勢,深度布局自動駕駛、車身電子和儀表中控,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布局。
在車載攝像頭方面,歐菲光2M前視三目、8M前視雙目即將量產;3M和8M周視后視攝像頭已量產;1M和2.5M環視攝像頭均已量產;帶加熱功能的2M電子外后視鏡攝像頭已量產;艙內DMS和OMS攝像頭,1M和2M均已量產,5M正在研發;車載ToF產品,具有VGA分辨率的車載ToF模組已實現首發規模量產。另外,事件驅動相機模組也在緊密開發中。
在毫米波雷達方面,歐菲光發布了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77GHz),并且基于該毫米波雷達重點推出倒車輔助系統(PAS)、艙內活體檢測系統、自動泊車(APA)/代客泊車(AVP)等各類場景的解決方案;中距、長距和4D等毫米波雷達產品也將推出,以滿足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和傳感器需求。此外,歐菲光還正在研發純固態激光雷達,內部沒有任何的旋轉結構,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激光雷達的安全性、可靠性等,預計今年將會有小批量的出貨。
在智能中控方面,歐菲光組建一支專業儀表和信息娛樂融合的特色團隊,開發出高端三屏互動智能座艙和全數字智能儀表,不僅達到汽車安全可靠性要求,同時融入娛樂和信息互聯功能和體驗。歐菲光在超聲波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領域積累的優勢,在智能中控系統中也有多個方面的應用。
隨著階段性減征部分乘用車購置稅政策細節公布和落地實施,對刺激汽車消費,從而使汽車行業走出當前困境將有不小的助力,汽車行業有望迎來快速復蘇,而市場情緒也將因此再度高昂。歐菲光將持續加碼智能汽車領域布局,依托領先的光學制造能力與經驗,以及智能汽車產品的供應商資質,推動智能汽車業務全面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