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近日輿論關注較多的新冠病毒核酸檢測費用等問題,國家醫保局有關司負責人接受采訪表示,關于近期網上輿論非常關注的常態化核酸檢測費用,按照《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關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的指導意見》《關于加快推進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的實施意見》,所需費用由各地政府承擔。因此,目前各地均由財政部門對常態化核酸檢測提供了資金支持。
但是,對于參保患者看病就醫時發生的核酸檢測費用,可以按規定由醫保基金支付。
該負責人介紹,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能夠及時發現新冠肺炎病毒傳染源、迅速鎖定管控目標、有效切斷傳播途徑,是落實“動態清零”總方針的有效手段。國家醫保局切實履行醫藥耗材價格管理職能,部署各級醫保部門采取跨省聯盟集中采購、競價掛網、區域價格聯動等措施,持續將檢測產品價格導入更低區間;廣大檢測機構也不斷優化采、運、檢各環節工作,持續降本增效。在此基礎上,新冠病毒核酸檢測連續多輪降價,不斷降低疫情防控成本。
5月22日,國家醫保局辦公室、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醫療救治組印發最新通知,要求各地在6月10日前將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單人單檢降至不高于每人份16元,多人混檢降至不高于每人份5元。對于政府組織大規模篩查和常態化檢測的情況,要求檢測機構按照多人混檢不高于每人份3.5元提供服務。這些舉措為“動態清零”總方針提供了有力支持,充分保障了疫情防控大局。
對此,價值醫療顧問專家委員會秘書長梁嘉琳表示,由于核酸檢測服務兼具基本醫療、公共衛生的雙重屬性,國家醫保局試圖將作為基本醫療服務一部分的“看病就醫核酸檢測”同作為公共衛生措施的“常態化核酸檢測”剝離開,前者按相關規定由醫保基金支付,后者由地方政府全額承擔。這背后的依據是,《國家醫療保障待遇清單制度》明確規定,應當由公共衛生負擔的費用,不在醫保支付范圍。
梁嘉琳坦言,2022年全國醫保工作會議將“慎終如初支撐常態化疫情防控”作為頭號任務,同時要求“2022年底前40%醫保統籌區清理完清單外政策”,這需要權衡支撐戰疫、統一待遇這兩個決策目標。他表示,目前,雖然核酸檢測等費用已進一步下調,但隨著需求量大幅上升,需要持續監測對各地的財政資金、醫保基金的占用程度,要警惕一些沒有暴發聚集性疫情地區濫用常態化核酸檢測手段,從而對其他疾病治療、公共衛生投入造成擠出效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