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立案調查,將不久前因千金藤素概念而備受關注的生物谷再度推到臺前。
5月24日生物谷發布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決定對公司控股股東深圳市金沙江投資有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林艷和立案。
這或和生物谷自爆“家丑”有關。此前生物谷發布2021年年報中,稱經自查發現公司存在控股股東資金占用等情況,合計金額3.56億元。
公開資料顯示,生物谷是一家集燈盞花系列藥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制藥企業。2021年11月生物谷成為北交所首批上市企業,而此次立案調查也讓其成北交所開市以來首例。
自曝家丑
根據生物谷2021年年報,控股股東深圳市金沙江投資有限公司(下稱“金沙江投資”)存在資金占用情況,合計金額逾3.56億元。這筆錢對于生物谷而言并非小數目,相當于公司2021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資產的33.4%。
具體來看,金沙江投資通過對第三方背書銀行承兌匯票的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其中2021年度占用資金6711.52萬元,歸還資金3906.13萬元;2022年1月份占用資金1164.91萬元,歸還資金3970.31萬元。同時通過公司委托第三方理財的方式占用上市公司資金,其中2021年度占用資金1.22億元,2022年1月份至3月份占用資金1.55億元,至今尚未歸還資金2.77億元。
對于上述違規資金占用事項,北交所火速下發了問詢函,要求公司就資金占用時間、歸還時間等情況予以說明。
與此同時,5月20日,生物谷收到云南證監局的行政監管措施決定書,云南證監局決定對生物谷采取責令改正的監管措施,記入證券期貨市場誠信檔案。
對于資金占用解決方案,控股股東已承諾在2022年6月30日之前歸還全部占用資金及支付對應的資金收益,實際控制人林艷和承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但對于具體解決措施,生物谷并未給出詳細方案。過往情況來看,若上述問題未在規定期限內解決,按照規定,生物谷將極有可能被實施其他風險警示。
生物谷成立于1999年,2015年8月在新三板掛牌,2020年7月進入精選層;2021年成為首批登陸北交所的上市公司。官網顯示,公司主要從事燈盞花系列藥品的研究、開發、生產、銷售,擁有較強的技術研發和創新能力,并一貫重視對技術創新和研發的投入,到目前為止公司共擁有專利50件。
然而在國家發改委最新公布的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名單中,生物谷則被撤銷。其財報顯示,2019年~2021年,生物谷研發支出分別為1230.06萬元、1042.09萬元和1356.53萬元,逐年降低。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銷售費用出現了明顯的增長,2021年同比增加29.12%,高達3.18億元。
資金流向何處?
根據生物谷自查,金沙江投資通過生物谷委托第三方機構理財的方式累計占用的2.77 億元,被用于金沙江投資其他產業經營及歸還債務。
占用生物谷資金的背后,是金沙江投資業務規模龐雜。企查查顯示,金沙江投資控股企業多達30家,涉及商貿、礦業、旅游、酒店、公交客運、廣告、醫藥等行業,其中旅游投資占重要地位。2020年以來,疫情導致旅游行業性承壓,難免會對整體現金流產生影響。
此外,據生物谷對北交所問詢函的回復,第三方背書銀行承兌匯票直接往來的主要為溫州中晶貿易有限公司、北京偉鴻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明昇按揭服務有限公司。查詢發現,北京偉鴻科技有限公司、廣州明昇按揭服務有限公司分別2021年6月、2021年3月成立,目前均已在今年3月注銷。
除上述違規資金占用外,生物谷2021年年報顯示,公司還存在對云南生物制藥有限公司代墊水電費的179.22萬元的占用情況。云南生物制藥有限公司系金沙江投資的歷史投資公司,生物谷表示資金占用系公司經營的正常所需,未對公司各項業務開展產生影響。
盡管控股股東已承諾歸還資金時間,但目前市場對金沙江投資的償還能力堪憂。
生物谷公告顯示,金沙江投資出應付占用生物谷的2.77億元外,還存在未歸還短期借款17250萬元、長期借款27725萬元、其他借款4900萬元。而其目前持有的不動產及主要核心權益資產,皆處于質押狀態。
同時,林艷和還需于 6 月 30 日付海國新動能 2.28億元元股權交易款。也就是說林艷和及金沙江投資在6月底前共需支付5.1億元。
值得關注的是,5月24日金沙江投資及實際控制人林艷和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北交所立案調查。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