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復工復產持續落地,新能源車市歷經4月份的大幅下滑后,在5月迎來復蘇。6月1日,各大新能源車企相繼公布5月交付數據,多家車企交付量破萬,銷量環比均呈上升態勢,市場形勢向好。
從5月交付數據來看,埃安、理想、哪吒位居前三,交付量分別為21056輛、11496輛、11009輛,同比去年漲幅均遠超100%。值得一提的是,位居第五位的零跑汽車5月交付量創歷史新高,達到10069輛,連續14個月同比增長超200%。此外,5月極氪001交付4330臺,環比交付量翻倍,增長102.6%,單月交付量創歷史新高。
公開資料顯示,本輪疫情后政策利好開始釋放,全國各地開始大規模的補貼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多則2萬元,少則5000元的購車補貼,都將促進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尤其是在政策時效性上,均以2022年年底為時間截點,必然導致短期集中購車現象出現。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雖然各家車企恢復速度各有不同,但隨著復工復產及物流打通,后續全面復蘇可期,而在市場驅動及政策催化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將進一步提升。
隨著新能源革命搭乘數字化和革命化的浪潮,汽車行業正在經歷綠色、網聯、智能和電動化的大轉型。面對產業變革的機遇,汽車賽道的參與者越來越多,除傳統車企轉型布局外,造車新勢力(理想、蔚來、零跑等)、科技巨頭(華為、小米、百度等)紛紛下場造車,加速了新能源汽車智能化趨勢,智能汽車產業有望復制過去十年智能手機產業發展模式,迎來黃金發展期,相關產業鏈公司也將進入發展快車道。
歐菲光深耕光學賽道多年,依托光學光電行業深厚的技術沉淀和豐富經驗賦能車載攝像頭、車載鏡頭,提前切入智能汽車賽道多年,并取得了不錯的成績。2021年公司智能汽車類產品營業收入10.25億元,同比增長32.02%。今年5月,在億歐智庫發布的《2022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前沿科技量產應用研究報告》中,歐菲光入圍了中國智能電動汽車前沿科技量產應用關鍵企業名單中的“智能網聯”榜單。
歐菲光智能汽車業務全面發展,在前沿技術量產方面,以多元業務能力形成了“多點開花”的情況,包括高解析8MP多目攝像頭、艙內攝像頭、自動駕駛域控系統、車身域控制器、車載COB工藝攝像頭等多款產品。
事實上,在車載攝像頭領域,歐菲光多款產品已經實現量產,成為國內不少汽車廠商的主要供應商。歐菲光2M前視三目、8M前視雙目即將量產;3M和8M周視后視攝像頭已量產;1M和2.5M環視攝像頭均已量產;帶加熱功能的2M電子外后視鏡攝像頭已量產;艙內DMS和OMS攝像頭,1M和2M均已量產,5M正在研發;車載ToF產品,具有VGA分辨率的車載ToF模組已實現首發規模量產。
在毫米波雷達領域,歐菲光發布了新一代短距毫米波雷達(77GHz),并且基于該毫米波雷達重點推出倒車輔助系統(PAS)、艙內活體檢測系統、自動泊車(APA)/代客泊車(AVP)等各類場景的解決方案;中距、長距和4D等毫米波雷達產品也將推出,以滿足更高級別自動駕駛系統和傳感器需求。此外,歐菲光還正在研發純固態激光雷達,內部沒有任何的旋轉結構,可以最大程度保障激光雷達的安全性、可靠性等,預計今年將會有小批量的出貨。
同時,歐菲光還提供控制器和算法領域的解決方案。在智能駕駛域控制器方面,歐菲光將推出算力超過140T的域控制器解決方案,可以支持16路CAN,擁有12路高速以太網接口,同時能夠接入13路攝像頭。現階段,歐菲光算法團隊已經開發完成了滿足L3+級自動駕駛的感知融合算法,并且致力于新技術的研發,將弱監督學習算法融入到自動駕駛產品當中,解決了傳統強監督深度學習算法必需依賴大量人工標注工作的難題。
整體來看,歐菲光深度布局自動駕駛、車身電子和儀表中控,以光學鏡頭、攝像頭為基礎,延伸至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抬頭顯示(HUD)等產品,豐富產品矩陣布局。從下一代傳感器到各類系統解決方案,歐菲光將成為具備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智能駕駛域控制器、系統軟件和算法等智能駕駛系統全棧式解決方案供應商
未來,智能汽車行業將進入黃金發展時期,歐菲光將智能汽車業務作為重點開拓的業務領域,從研發、銷售和生產等全方位加大資源配置,力爭實現到2025年智能汽車業務收入規模行業領先。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