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6月8日電 (陳文)6月8日為“世界海洋日”,7日晚,Purcotton全棉時代“舍·予共生”2022品牌發布會暨2021穩健醫療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在深圳舉行,探索棉、自然、人的平衡關系,呼吁持續關注海洋環境,倡導減塑減碳助力地球可持續發展。
全棉時代母公司穩健集團創始人李建全作“全棉改變世界”主題演講時表示,全棉時代在堅持以棉花為核心原料開發產品,為用戶帶來美好使用體驗的同時,在生態上實現對環境和資源的保護。
圖為公司創始人李建全先生作“全棉改變世界”主題演講。陳文 攝
南方科技大學清潔能源研究院院長、中國與全球化智庫副主任劉科表示,在“碳達峰、碳中和”的時代背景下,挑戰與機遇并存,需要認清技術的發展邏輯,找尋現實的發展路徑。首先可以利用“微礦”有機肥助力棉花種植,改造鹽堿地和沙漠。其次,還可以將能源與棉花綜合發展,實現生態綜合修復。
聯合國數據顯示,每年至少800萬噸的塑料制品流入海洋,給海洋生物的生存帶來嚴峻挑戰,同時,“看不見”的微塑料對人體健康亦有一定危害,而微塑料中35%的來源是化纖紡織品。
圖為“一朵棉花,改變世界”點亮儀式。陳文 攝
相比化纖,棉作為自然生長的紡織用纖維,蘊含著強大的可持續能量,不僅不會造成環境負擔,還能防止水土流失、抵御土地沙漠化。棉花的整個生長周期,總碳吸收量也遠超總碳排放量。據統計,全球每年棉花的種植量,可以吸收相當于750萬輛客運車排放的二氧化碳,大量種植和使用棉花對減少碳排放具有重要意義。以1件全棉T恤為例,從棉花種植過程到成衣環節,整個過程碳排放量為7千克,而1件化纖面料T恤碳排放量則高達47千克。 全棉時代選擇棉、使用棉、推廣棉,堅持可持續理念,在一種纖維的基礎上,力爭將產品開發做到極致。
圖為全棉時代“舍·予共生”主題服裝秀在深圳上演。陳文 攝
穩健集團2021年度社會責任報告顯示,該公司堅持把環境保護、慈善公益以及有效治理放在關鍵位置,為改善環境、行業共進、社會進步貢獻出“穩健力量”。2013年來全棉時代累計出售全棉服裝、床品3100余萬件,全棉無紡布環保袋1192萬個。
全棉時代公益伙伴品牌代活動現場還展出由全棉時代與中國國家地理聯名的主題影像展,以萬物之源的蔚藍海洋為始,喚醒人們對自然生態的關注,讓全棉減塑生活真正走進日常。全棉時代公益伙伴品牌代言人郭晶晶、中國工程院院士徐衛林教授、華中農業大學張獻龍教授以視頻方式共同為可持續發展助力發聲。(中新經緯APP)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