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9日,海關總署發布最新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達16.04萬億元,同比提升8.3%。其中,出口達8.94萬億元,增長11.4%;進口7.1萬億元,增長4.7%。
對比前4個月數據來看,5月份外貿形勢有所好轉,特別是出口,前5個月出口增速相較前4個月提升了1.1個百分點。
商務部研究院國際市場研究所副所長白明對貝殼財經記者表示,5月份疫情防控形勢有所緩解,上海分批次、有計劃地推動重點企業復工復產,一些外貿企業也得以趕工交付訂單。此外,此前一些受上海疫情影響的長三角企業也逐漸找到了恢復生產的替代渠道,綜合多方面原因,5月份外貿形勢向好。
前5個月汽車出口大增57.6%
5月份,我國進出口總值達3.45萬億元,增長9.6%,其中,出口達1.98萬億元,增長15.3%;進口為1.47萬億元,增長2.8%。
此外,前5個月,東盟、歐盟、美國、韓國分別為我國前四大貿易伙伴,其中,我國與東盟貿易總值為2.37萬億元,增長8.1%,占我國外貿總值的14.8%。
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為5.11萬億元,增長16.8%,遠高于整體增速。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5月份我國出口表現不錯。數據顯示,前5個月,我國出口機電產品5.11萬億元,增長7%,其中,汽車出口增速較快,提升57.6%達1190.5億元。同期,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為1.58萬億元,增長11.6%,占17.6%。
進口方面,鐵礦砂進口量價齊跌,原油、煤炭、天然氣和大豆等進口量減價揚。
下半年外貿面臨復雜形勢
不過,雖然5月份外貿形勢向好,但總的而言,今年以來受俄烏沖突、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響,我國外貿表現整體承壓。
為了紓困外貿企業,5月底,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動外貿保穩提質的意見》,商務部副部長兼國際貿易談判副代表王受文此前表示,這一批國務院的政策具有比較強的針對性,是針對當前外貿發展面臨的困難問題,從4方面采取的一些具體措施,目的是保主體、保訂單、保市場、保信心、保履約。
具體而言,這4個方面包括著力推動外貿領域保通保暢、著力加大財稅金融支持力度、著力幫助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以及著力穩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等。
針對下一步的外貿形勢,王受文表示,隨著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物流堵點逐步打通,外貿產業鏈的完整性,外貿產業的競爭性就會得到很好的發揮。其次,支持政策密集出臺一定會對外貿增長起到促進作用。此外,我國的自貿協定伙伴越來越多,RCEP今年也正式生效,這些自由貿易協定發揮的減稅作用和貿易便利化作用也會對我國外貿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
白明則對記者表示,下半年我國外貿面臨的形勢非常復雜,但至少6、7月份應該是不錯的,因為復工復產后一些積壓訂單需要交貨,會帶動外貿增長,但積壓訂單做完后,我國的外貿企業將面臨國際市場競爭的問題,如越南目前在很多生產領域和中國有所重疊,此外還面臨俄烏沖突等國際環境,因此,下半年外貿走勢不好預測。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潘亦純 編輯 徐超 校對 柳寶慶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