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疫情防控形勢總體向好,生產有序恢復,消費逐步回升。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3547億元,降幅比上月收窄4.4個百分點。接下來,要把握好各類穩增長政策效應逐步顯現時機,進一步鞏固消費回暖向好勢頭。
5月份以來,市場銷售有所恢復,多數商品銷售改善,線上消費占比持續提升,超市和便利店等零售業態穩步增長。前5月全國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同比增長5.6%,增速比前4個月加快0.4個百分點。從零售業態看,在有店鋪零售中,與基本生活密切相關的超市等自助式零售業態和社區零售店商品銷售增勢較好。前5月限額以上單位超市和倉儲會員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4%和12.3%,便利性較高的食雜店和便利店商品零售額同比分別增長1.2%和4.7%,而同期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額為下降0.3%。
消費出現回暖向好,與我國疫情防控形勢向好和加快推動促進消費舉措落地密不可分。一方面,隨著北京、上海等地區疫情防控取得積極成效,社會面正常生產生活秩序逐步恢復,企業經營逐步回歸正常軌道;另一方面,《扎實穩住經濟的一攬子政策措施》等系列政策的出臺,成為促進消費復蘇的重要推動力。
從中長期來看,我國消費潛力足、韌性強的特點沒有改變,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將會進一步增強。不過也要看到,近期餐飲消費降幅依然較大,商品零售增速仍未轉正。因此,應當把握當前時機,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扎實推進穩住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落地見效,支持市場主體發展、提升居民消費意愿、提高居民消費能力,促進消費市場持續恢復。
要進一步提振信心、穩定預期。通過抓實保就業相關措施,進一步穩定收入和消費能力增長預期;通過提高疫情防控精準度,創造便利的消費環境,提振消費信心。
要增強消費市場的主體活力。接觸性、聚集性消費受疫情影響最直接,比如餐飲、住宿、零售等行業受到疫情沖擊尤為明顯,中小企業面臨著較大生存壓力,對這些行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紓困幫扶政策需要重點落實到位。
此外,要認真貫徹落實《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提出的各項任務措施,通過穩定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加快發展新型消費,優化消費平臺載體,創新開展促消費活動,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為穩住經濟大盤提供有力支撐。 (金觀平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第三方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