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四川南充,一高校畢業儀式上,一名男同學身穿明制襕衫頭戴進士帽,上臺為老師獻花、行禮。
當事人稱,他喜歡漢服五年了,大學報到時就是穿著漢服來的,現在也想穿著漢服畢業,老師同學們看到他的著裝覺得非常驚喜。
有網友看到這一幕,不要把我們幾千年的文明給弄丟了,總得有人去傳承發展,這位小哥哥很棒噢!文化自信!
其實在這之前,也有一名在加中國留學生身穿漢服亮相畢業典禮的視頻在網絡走紅,許多網友點贊“太驚艷了”“這就是文化自信”。
6月20日,極目新聞記者聯系上視頻中的留學生嘉諾,她表示自己來自陜西西安,穿漢服是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家鄉人民陪她一起度過這一時刻。嘉諾的母親也表示,衷心為女兒感到驕傲和高興。
百科資料顯示,漢服,全稱是“漢民族傳統服飾”,又稱漢衣冠、漢裝、華服,是從黃帝即位到公元17世紀中葉(明末清初),在漢族的主要居住區,以“華夏-漢”文化為背景和主導思想,以華夏禮儀文化為中心,通過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獨特漢民族風貌性格,明顯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傳統服裝和配飾體系,是中國“衣冠上國”、“禮儀之邦”、“錦繡中華”、賽里斯國的體現,承載了漢族的染織繡等杰出工藝和美學,傳承了30多項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及受保護的中國工藝美術。
漢服“始于黃帝,備于堯舜” ,源自黃帝制冕服。定型于周朝,并通過漢朝依據四書五經形成完備的冠服體系,成為神道設教的一部分。因此后來各個華夏朝代均宗周法漢以繼承漢衣冠為國家大事,于是有了二十四史中的輿服志。
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出處:快科技
責任編輯:雪花文章糾錯
話題標簽:漢服畢業生畢業照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