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6月22日發布的“中國內地及香港IPO市場2022年上半年回顧及前景展望”報告指出,香港作為一個開放的國際市場,將受外圍經濟和政治因素影響,以及全球其他資本市場的趨勢和發展,因此預計2022年香港新股市場的表現將會較過去四年有所放緩。
市場疲軟和流動性減低導致包括紐約和香港在內的多個主要資本市場的新股數量及融資額大跌。然而,在經過多年的深化改革和鼓勵紅籌企業回流上市的法規推動下,上海和深圳的證券交易所將會成為2022年上半年全球最大和第二大融資地。
資本市場服務部的報告顯示,預計上海和深圳主板推出的股票發行注冊制和持續深化資本市場的改革將會為2022年下半年A股市場的表現注入強心針,新股發行有望隨之提速。
報告預料2022年上半年,內地市場約有168只新股融資3,109億元人民幣。2021年上半年,市場共計有245只新股融資2,093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上市企業的數量會下跌31%,但融資額則上升49%。一家電信營運商和石油和天然氣企業于上海以超大規模融資上市大幅帶動今年融資總額的增加。上海的市場將會透過68只新股推動2,087億元人民幣的融資額,而深圳交易所將從81只新股融資994億元人民幣。預料支持初創和年青創新企業上市的北京證券交易所將可從19只新股募集28億元人民幣。
德勤中國資本市場服務部A股上市業務主管合伙人童傳江表示:“我們對于鼓勵紅籌企業于A股市場上市的法規能夠推動一家電信營運商和一家石油和天然氣企業于上海進行超大規模的上市融資感到振奮,令到上海證券交易所能夠奪得2022年上半年全球新股融資排行的冠軍寶座。盡管市場情緒因俄烏沖突、美國加息和縮表,及內地疫情狀況和封控而變得負面,然而這些亮眼的表現都是紅籌企業回流上市和新股發行注冊制改革的成果。”
童傳江表示:“我們相信內地新股發行2022年繼續保持常態化,注冊制改革的穩步推進令到下半年新股發行有望提速。”概股回歸上市將會為主題,另有來自科技、傳媒和電訊、醫療及醫藥和環境、具可持續發展價值和管治能力的公司成為亮點。
任紹文表示:“超過160家公司正在申請上市,名單強大,當中包括中概股、或會進行大型或超大型融資的企業、生物科技公司、包括于第四季推出的簡化交收制度和預計將推出優化股票互聯互通的“南向通”股票以人民幣計價等的改革,以及香港穩健、獨特的優勢將為2022年下半年香港新股市場帶來支持!
2022年香港SPAC上市市場的表現將反映傳統新股上市的趨勢。隨著兩家SPAC上市,另有10家SPAC正在等候上市。由于市況波動,2022年的SPAC上市數量不太會超過10只,每只約融資10億港元。
最新評論